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教育   71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小燕 《辅导员》2013,(12):43-44
何谓"语感"?王尚文教授在《语感论》一书中这样阐述:"语感之所以有别于一般的感性认识,就因为它是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积淀了高级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教养的内容和性质而形成的。语感的直觉性和思维性、理解性不但不是在根本上对立的,而且还是思维性、理解性的结晶,是理性在感性中的沉淀,是理性溶解于其中的感性。"既然是"理性溶解于其中的感性",那就必须通过一定的语言环境来加强和训练。因此,形成良好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特别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  相似文献   
2.
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学接受群体,呈现着不同于成人的文学接受特点。个体阅读需要、作品吸引力和成人引导是促成儿童主动的或被动的阅读动机。在阅读兴趣选择上儿童表现出明显的渐变性和群体差异性。形象思维是儿童文学接受的主要思维形式。以直接印象介入作品,从故事层面感知而不以理性去判断作品是儿童文学接受中的主要特点。与成人相比,儿童阅读活动还明显带有感性冲动性,即情感性。  相似文献   
3.
英语语感的内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二语习得中,语感这一概念可谓“可意会不可言传”。虽然学习意识到它对把握和领悟语言、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至关重要,但对其缺乏必要的了解,甚至对语感之“语”是“言语”还是“语言”也颇为模糊。基于此,结合各家论述,运用翔实的例证,尝试从语感的定义、特征、类型、功能等方面探索其内涵,为培养学习用英语思维的能力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数感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的思维方式而言,数感具有直觉性;从人的心理机制而言,数感具有内隐性;从人的大脑功能而言,数感具有发展性.  相似文献   
5.
江凌 《出版科学》2005,(4):25-28
编辑发现的实质就是捕捉、感知和整合信息,并挖掘其传播价值的能力,它具有直觉性、快捷性、整合性、创造性和预见性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6.
陆怡 《海南教育》2014,(10):34-34
新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又是创新意识形成和发展之源,是建构其他能力之本。英语学科认知性、实证性、逻辑性的思维特点不同于以伦理性、直觉性、形象性为主的汉语思维。要培养学生英语思维模式,更要求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倡导探究实践,从而形成个性鲜明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正吕叔湘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文是人们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由于语感的直觉性和敏锐性,语感的培养具有辅助交际的功能。此外,语感还可以促进理解。古代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语感方面有其独到的经验,当时的私塾先生要求学生从读、背开始学习,读得多,背得多了,学生的语感能力也就提高了。  相似文献   
8.
教学机智具有实践性、创新性、情境性、直觉性、独特性等特征,可把它分为处理教学疑难的机智、处理偶发事件的机智、处理自身失误的机智以及教学结构的布局机智、教学节奏的N控机智、教学气氛的创设机智等类型,可以通过提高教师的思维能力与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和反馈能力、掌握教材的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等方式来培养教师的教学机智.  相似文献   
9.
所谓"画面思维",就是以表象为材料,通过画面、情境对客观事物进行直接概括反映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属于形象思维范畴,具有形象思维的形象性、整体性、跳跃性、直觉性、非语言性、情绪性等诸多特点.……  相似文献   
10.
马文耀 《甘肃教育》2008,(17):37-37
近年来,笔者经过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证明:开展“涛恩探究”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变“学习数学”为“研究数学”,而且能克服学生学习中的思维障碍,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主动、生动的发展,从而使数学成绩明显提高。下面,谈谈本人在“诱思探究”教学实贱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