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2201篇
科学研究   33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3篇
综合类   70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89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动直觉的理论建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初步建构了运动直觉的理论,提出了一些观点与认识,如:1)运动直觉是个体在复杂的运动情境中,根据有限的信息,对问题进行直接地和迅速地解决的思维.2)运动直觉具有直接性、快速性、或然性、情境性、运动水平差异性、信息受限性和直觉过程伴随着对结果正确性的自信心等特点.3)运动直觉是独立的直觉的下位概念,是认知技能的较高水平,在运动思维中占有着独特的地位.4)运动直觉存在着运动水平差异、个体差异和项群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近世代数课程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3.
刘继伟 《函授教育》2001,(3):100-101
本文从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辐合性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等层面,对创造性思维的特性、产生的条件和过程给予了较为详尽的剖析。同时结合学生认知活动的规律,通过对教学结构及教学过程的分析,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新途径,体现了当前以实施全民素质教育为宗旨的教育改革目标,具有创造性及建设性(指导性)。  相似文献   
4.
如同世界上的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样,人的直觉经验也有两面性、既值得珍惜,也有弊病、全文说理,却不用理论语言,不用概念的阐释,演绎和推理等方法,而是用一种情趣兼有的语言,充满感情地侃侃而谈,文章条理分明,分析与综合的理据丰足,逻辑谨严,作者为我国著名的小说家,近几年发表杂文也很多。  相似文献   
5.
聋生由于听力存在或多或少的损失,接受信息受到极大的限制,致使他们的抽象思维发展迟缓,学习过程中往往是被动接受、死记概念、例题。只有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感受到数学的作用和乐趣,真正参与教学活动,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新知识。  相似文献   
6.
编辑创造力中的直觉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觉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未经逐步分析,仅依据内因的感知迅速地对问题答案做出判断、猜想、设想,或者在对疑难百思不得其解之中,人们潜藏于心灵深处的想法经过反复思考而突然闪现出来,或因某种偶然因素激发突然有所领悟,达到认识上的飞跃,各种新概念、新形象、新思路、新发现突然而至,使人创意无限,获得成就.  相似文献   
7.
8.
一、直觉思维的含义及特点直觉是未经有意识的思考和判断出现的一种直接认知或立即理解的思维方式。它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生活材料的基础上,依据自己认识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倾向,而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独特感  相似文献   
9.
试论运动直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动直觉是一种独特的思维形式,根据运动直觉在体育中的表现,结合运动直觉的特点,对运动直觉的心理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运动直觉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PHEIC)激发了个体信息分享的意愿,由于事件的不确定性,个体的恐慌情绪上升,易引发非理性个体信息分享行为,阻碍了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防控与治理。[方法/过程]通过对个体内部关注、外部关注构建社会隐私计算视角下的个体信息分享行为理论模型,探究该情境下个体信息分享行为的形成机制及影响模式。通过问卷调查法,运用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EM)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的混合方法对342个有效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单一影响因素净效应研究方面,自我展现、隐私顾虑、情感支持、社会责任,群际情绪对用户的信息分享行为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在组态视角影响因素研究方面,内外部关注维度存在交互作用,并且感知成本与感知收益具有非对称因果关系。最后,针对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下个体信息分享行为从内外部视角出发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引导公众理性地参与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保护个人隐私的同时,提升信息传播效果,进一步促进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有序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