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教育   91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题再现:(南京卷第27题)如图1(1),P为/△ABC内一点,连结PA、PB、PC,在△PAB、△PBC和△PAC中,如果存在一个三角形与△ABC相似,那么就称P为△ABC的自相似点.  相似文献   
2.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时常写到物,我们既可以单纯地说明物、描写物,也可以在文章中借写物来喻人,刻画人物的高大形象,揭示人物的崇高品格。以物喻人,能使物人交汇,相映生辉。然而,在运用这种写作方法时,我们需要注意找出所写事物与人的相似点,可以是形似,也可以是神似,只有对相似点反复摹写,才能让二者一步步融合,文章意蕴得到自然升华。一、细致描绘,突出重点在以物喻人类的文章中,写物是手段,喻人是目的。不管是写花草树木,还是写其他静物、动物,关键是要挖掘物与人在形  相似文献   
3.
隐喻是重要的语言信息栽体。英语隐喻的解读是在了解隐语格设置和进行类推心理活动的前提下实现的。隐喻设格要素和结构形式是理解隐喻的切入点;格意识、语境意识和距离意识有助于听读者把握类比脉络。在英语隐喻语境中,利用语境对非关联义素的排斥力可以排除在语境中不活跃的基本义素,发现被激活的语境意义。通过语义转移思维获悉隐喻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严阵 《培训与研究》2001,18(6):23-27
本探讨了国内英语修辞学界对于比喻的本体、喻体研究的不足,提出本体、喻体的界定、判断的必要性及方法,同时对比喻中本体、喻体及相似点的隐现情况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5.
"知者乐水"本是孔子的一个命题或日观念,但它并非只属于孔子一人.先秦诸子在表述他们关于时代和社会的见解时.都习惯于从水这一自然物象中抽取出他们各自的原则,从而在水与人类社会之间成功地建立起某种相似关系.通过对这些相去甚远的相似关系的考察,指出相似点的选择与不同思想倾向之间确乎具有一种神秘的关系.实际上,不单是水.整个自然都是一面镜子,不同思想倾向的人从中只发现他们各自的隐喻,看见他们各自的面目.  相似文献   
6.
樊晓萍  陶魏青 《考试周刊》2011,(78):100-101
1.引言 在日语中存在着为数众多的近义词。这些近义词无论是在形式还是在意义、用法上都有很多的相似点或共同点。“残为”和“余&”就是这样一对近义动词。它们都可以以“动作主体舻残弓/余&”的形式出现,表示“多余,剩下”的意思。  相似文献   
7.
冠军密码     
摹如 《当代体育》2014,(11):31-31
一个NBA总冠军有什么数据要求? 一个冠军团队当中的球员们年龄、身高和体重备是多少?教练需要坚持哪些指导思想呢? 我们统计出了过去33年里所有冠军球队的平均数值,以便从中找出那些冠军争夺者之间惊人的相似点。  相似文献   
8.
田杰 《大观周刊》2011,(13):111-112
死亡委婉语是人类最常见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而在不同的文化中就会有不同的死亡委婉语。所以在日常交流中特别是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应该特别关注死亡委婉语。在世界上的任何一种语言都有他们自己的对死亡的委婉表达,这些委婉语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起着很重要的角色,并且特定文化的死亡委婉语放映了这一特定文化群体的价值观,宗教信仰和社会习俗。为了能够成功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在学习外语的时候仅仅学习语言是不够的,外语学习者还要了解两个国家的文化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方方面面,而死亡委婉语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篇文章中我给出了一些死亡委婉语的例子,通过这些例子采谈论中英文化中的死亡委婉语的相似点和不同之处。希望这些分析能给跨文化文化交际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王薇  陈翊炜 《考试周刊》2014,(80):32-34
中华文化在日本的语言发展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吴方言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方言之一,凭借吴地(今苏南太湖流域、浙北地区和皖南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繁荣的商贸经济,在自身逐渐完善发展的同时,也在对日本的文化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吴音是日本最早使用的汉语的汉字音读,来源于吴方言。本文主要通过比较现代吴方言与日语在发音、词汇构成、语法等方面的相似之处,从中窥见古代吴语对日语深刻的起源性的影响,进一步佐证日语的吴音的来源是南北朝时的吴地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0.
《西游记》和《天路历程》是中西方两部同以宗教取材的古代神话小说,在世界范围内都取得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就试图将《西游记》与《天路历程》进行比较,从中挖掘出两部作品的相似之处以及不同的地方,并作一个简单地总结概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