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新时代,德育现代转型必须从心理相悖走向心理相容。这既具有理论依据,也拥有现实必然,更需要我们从心开始,善于读心、巧于交心、精于育心,以培育心理健康的、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3.
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生命力,是它的哲学思维。中华民族能够以五千年文明屹立于世界,与其独特思维有关。哲学本体论上的阴阳中和,民族构成的夷夏融合,文化传统的儒道互补,价值观念的义利相制,构成四个基本特点。其对立统一的辩证形式反映了民族的温和善良、勤劳勇敢、通情达理和自强不息精神,成了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精神力量。但封建君主的专制主义政策干预,窒息了民族思维,导致精神禁锢,是历史进步的障碍  相似文献   
4.
从影像图形的相似性、相关性、相悖性以及多维性等手法入手,探讨如何使影像图形实现物与意的完美结合,分析了影像图形的符号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根据夸克关于否定范围与否定中心的理论,合理地解释了从形式上看容易出错的英句子。  相似文献   
6.
在中西文化中,语言交流用动物作为比喻体的语汇数量颇多,而且自成体系。但由于各民族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渊源,使得动物喻体的语用含义相近、相似、相悖,或则没有对应性。通过对比分析,不仅有助于克服英汉之间的交流障碍,也可促进不同民族之间对文化的相互了解。  相似文献   
7.
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翻译理论在我国翻译界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指导作用。“信”“达”“雅”三大翻译标准中“信”为首,即译文准确,不歪曲,不遗漏,也不能随意增减意思。但是纵览各式翻译发现,在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信”从一种绝对的翻译标准演变成了相对的灵活的标准。勒菲弗尔认为,决定翻译的两大因素分别是意识形态和“诗学”。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德育认同中知行相悖的矛盾日益突出:在思想上认同德育内容及理念;在行动上却采取了实用至上的态度,不能完全甚至不会依照德育的理念为人处世。这既昭示着大学德育效果的失却,也为大学生毕业后的不良社会行为埋下了隐患。大学生不健全的身心特点、德育内容与现实社会的背离、大学教师及管理者的道德失范、优秀传统文化的缺失、历史与现实环境的促动、就业的压力,是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强化德育功能、改进德育内容及形式、加强师德建设、增强传统优秀文化的宣传力度、优化德育社会环境、着力解决大学生切身问题,是解决大学生德育认同中知行相悖、走向知行合一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9.
近代德国民族主义从反对民族压迫、要求民族统一,蜕变为以扩张为特征的民族沙文主义,问题在于其原因与后果之间存在相悖现象。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分裂状况是导致德国民族主义兴起的主要原因,体制与现实则构成其相关要素,它所带来的后果是专制主义的确立与巩固、容克与资产阶级联合统治、军国主义的承继与思想文化上的强权意识。这种前后期的指归差异不可避免地使德国民族主义发生偏离。  相似文献   
10.
接续助词「のに」与「くせに」多年来一直是日语教育界学者各持己见、困扰教学的难点之一。尤其是「のに」和「くせに」的前后项事态结构、本质所向,在当代日语的实际应用中相互完善、各显其能。且仅有少数语境下二者才有相通的共性。本文将从一个新的思路、不同的角度出发,就前后项相悖事态而带来的意义、用法、逻辑、哲理、断定等方面的不同及微妙之差异做进一步的分析、探讨,并通过大量的实例演示得出全方位的印证,同时还归纳出前后项相吻合的搭配关系和相悖的逆态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