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2篇
教育   31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邓竹 《学子》2004,(11):44-44
张大千年轻时,曾毛遂自荐,向清末民初的两位诗词、书法兼工的名士李瑞清、曾熙提出要拜师学习书法,两位老师惊奇地收下这位20岁就蓄起了胡子的年轻人。李瑞清喜爱石涛的画,也收藏了不少石涛的真迹。  相似文献   
2.
刘榕 《收藏》2009,(7):168-169
综观时下国内古玩市场,假货堆积如山,私下交易假货都卖给有钱但不懂行的人。还有的假货是借名人的光环,找拍卖行拍出去。有的拍卖行不负责任,在收委托拍品时,先收高额广告、图录费,一般一件几千元钱,拍卖后再从委拍方和竞得方各收取10%的服务费。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书画作伪,由来已久,早在晋唐时期就已出现。到了北宋,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古玩市场供不应求,从而形成我国书画史上第一次作伪高潮。到了元代,由于社会经济的衰退,书画作伪曾一度呈下降的趋势,但作伪之风并未停止,保留至今的伪作还不少,尤其是钱选、赵孟頫、黄公望、倪瓒等大名家,有关他们的伪作还是很多的。  相似文献   
4.
蔡襄(1012-1067年),北宋书法家,书学晋唐,书法熔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为一炉,出入规矩,温淳和美,颇受后人推崇。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为"宋四家"。  相似文献   
5.
杨榜祖 《收藏》2007,(3):73-73
在本人藏画中,有华喦早年作品《高风识画图》真迹和光绪年间慕本各一幅,今将真迹公诸于世,敬请诸专家,藏友鉴赏。  相似文献   
6.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笔,被誉为中国山水画长卷"第一神品"和"画中兰亭"。此画真迹于清初曾遭火焚,断为两段。浙江省博物馆所藏前半卷《剩山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后半卷《无用师卷》,两者分别为"镇馆之宝",300多年  相似文献   
7.
名画闹"双胞",亦是常事;但最著名的莫过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中的两卷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其中一卷题款"至正七年,仆归富春山居,无用师偕往。暇日于南楼援笔,写成此卷";通称《无用师卷》。另一卷"子明隐君,将归钱塘,需画山居  相似文献   
8.
董大勇 《收藏界》2012,(8):69+2
前些年,启功先生在世时,曾在日本二玄社的出版物上写过一段话,称二玄社印刷的我国宋元明时期的名画,为"下真迹一等"。启功先生是我尊敬的前辈,道德文章堪称楷模,但我并不能因此而为尊者讳,把启功先生此话当成金科玉律,因为若以此用以其他文物鉴定则甚为有害。  相似文献   
9.
唐宋词真迹今天已很少见,古籍文献特别是唐宋文献对唐宋词真迹的记载,可视为是唐宋词真迹保存的一种方式。文献记载的唐宋词真迹,在校勘、还原、鉴赏方面有一定的价值,如李煜?临江仙?词的创作场景,黄庭坚?念奴娇?词“爱听临风笛”之“笛”、?西江月?词“杯行到手莫留残”之“莫留残”,秦观?踏莎行?词“杜鹃声里斜阳暮”之“斜阳暮”等。词人词作真迹记载,不仅可以据之考察词作初创之面貌,还可以考察词人笔迹,了解其书法水平,并进一步考察词人人品、情趣。  相似文献   
10.
行书,是楷书的快写形式,是一种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书体。唐代张怀瓘《书断》说:行书者,正书之小伪。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行书。它是楷书的小变,是在楷书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的。行书分为两种,近楷意的称为行楷,行中央草的称为行草。行楷较规整近于楷书,行草较流动近于草书,是人们广为喜爱且有广泛使用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