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341篇
科学研究   107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28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8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WM-9等超高分子量原油破乳剂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定温度、压力及催化剂、引发剂存在下,合成了WM-9等超高分子(分子量25~130万)的非离子型原油破乳剂。结果表明,随着分子量的增加,破乳性能提高;当WM-9加量80ppM,破乳温度为45℃,破乳时间10min时,破乳率可高达98%以上,其性能优于一般低分子量原油破乳剂。  相似文献   
2.
梁祖强 《体育学刊》2004,11(3):111-113
以广东省大运会男篮丙组赛中采用紧逼防守和破紧逼防守的广东公安高等专科学校队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队的相关比赛为例,探讨了紧逼防守的特征及效果,总结了破紧逼防守的赛前训练和实战经验。  相似文献   
3.
适应传播格局的深刻变化,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手段奏响“大合唱”,挖掘并呈现重大典型的“中国魅力”,是实现“破圈”传播,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4.
随着“算法权力”应用场景和权力边界的不断扩大,内容推荐算法也经历“赋魅”“祛魅”到规制的历程,防止其技术异化和规避价值困境成为现实课题。把价值敏感设计理念引入内容推荐算法,有效识别并破除其主流价值观偏移、用户隐私侵犯、算法歧视与偏见等价值困境,确立其有用性、便捷性、无害性等价值理性,力求重塑“人与人造物”的正当关系和应有价值,从而实现内容推荐算法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5.
6.
拟以《鸿门宴》为例,以"破结、见事、知人、通神"为阶梯型成长性目标,来探讨高中生目前接触最多的古文类型——史传类文言文的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文学批评在今天的尴尬,原因之一来自于这个时代中阅读惰性的空前膨胀。这样的惰性要求文学批评提供判断(即福柯所谓"下判决的那种批评"),越直接越好。很多读者对"现实"的认识与理解,往往被惯性与惰性的阅读期待所腐蚀。在这样的时代中,我更愿意保持一颗虚空灵动的心,以这样的心去承接、感悟文学作品复杂的审美肌理,兴许能更加体贴入微、更富创造性。这颗"心"在20世纪初鲁迅的笔下被描述为"厥心纯白""白心"(其反面则是"精神窒塞"的"伪士",参见《破恶声论》),两个概念都来自  相似文献   
8.
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全面展开,原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都已经显得不适合时代的发展,尤其对于因袭性较强的语文教学而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创新精神贯穿到语文教学中,就显得更加任重而道远。以语文教学怎样在破而后立的基础上实现创新教育为主题,从形象地创设、内涵的领悟、想象力的培养等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破"课即导课。由于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因此如何通过导课既诱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动机,又快速切入主题、提高教学实效,还能让导课变得超凡脱俗、轻松自如,就成为很多小学科学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经过长期的实践,本文提出了"破"课既要从显性方面入手,锻造"破"课之"刀",更要从隐性方面探索"破"课之"道"。通过反复的实践与研究,本文提炼了五种比较典型且具有学科实践特色的"破"课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读一千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心中便有一千次不同的感触:触草木为之含悲的“安史之乱”的国度,感风云因而变色的苦难人民。其中,尤其是“娇儿”的身影始终挥之不去。在他“恶卧”的苦苦挣扎中,让我们更加立体真实地审视了那场毁灭性的战争,让我们更加深刻地领悟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和高尚的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