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3篇
科学研究   7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生:老师,什么是磁通量?您能帮我解释一下磁通量的物理意义吗?师:假设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平面,该平面的面积.S与磁感应强度B的乘积就叫穿过这个面的磁通量,简称磁通。计算公式是Ф=BS。其单位是韦伯,符号Wb。  相似文献   
3.
【内容简析】楞次定律是电磁学中的重要规律之一.楞次定律不是简单反映感应电流方向和磁通量增大或减小的直接关系,而是反映感应电流的磁场和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变化的关系,由于楞次定律内容抽象,涉及电和磁的复杂关系,所以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4.
感应电动势是由于通过闭合导体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而产生的.而导致磁通量变化的方式有两种,所以感应电动势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磁场不变,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二是导体不动磁场在变化.由前一种原因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称为动生电动势,后一种原因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称为感生电动势(现行教材对这两种电动势未作区分),  相似文献   
5.
物理规律之探究式教学——“楞次定律”教学案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设计思想本节课采用探究式规律教学的形式,按照"魔术引题→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规律总结→规律应用"的思路展开教学,从中尝试运用控制变量、实验归纳等科学方法,总结出历史上物理学家曾经得到的科学结论。主要的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楞次定律是《电磁感应》这一章中很重要的一节,它主要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楞次定律内容表述为: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楞次定律在宏观上表现在两个方面:从磁通量变化看,感应电流总要阻碍磁通量的变化(即感应电流的方向);从导体和磁体的相对运动来看,感应电流总要阻碍导体和磁体相对运动(即"来拒去留")。现行的各种教材版本一直保留着原来的实验设计,原实验设计存在以下不足:  相似文献   
7.
高翔  杨远萍 《中学理科》2007,(11):31-32
突起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在运动导体或者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对外电路供电时电压在各用电器上进行分配,从而引起电路各点电势发生变化.对于表征电场各点电位高低的物理量的理解,不像重力场中的相关物理量一样易把握,因此在分析电路某点电势问题时自然存在一些障碍,盼能通过以下问题的示范性分析进行必要的强化.【例1】如图1所示两个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2R和R,其余电阻不计,电容器的电容为C,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垂直纸面向里,当MN以2v向右,PQ以v向左运动时,电容器极板所带的电量为多少?并判断两板的极性.解析:MN和PQ均平…  相似文献   
8.
在电磁感应现象中,只要穿过回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回路中就产生感应电动势E=n△Ф/△t,此回路可等效为电源,当导体切割磁感线时,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E=BLv,导体相当于电源,在处理电磁感应这类问题时。若明确等效电源,准确地画出等效电路,是迅速获解的关键。[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中普遍存在一种错误的认识,即只有回路中的磁通量变化时才能产生电磁感应现象.其理由有  相似文献   
10.
在油田建设单位生产中,经常遇到磁化管线的焊接,由于磁化管施焊时的磁偏吹较大,焊接性较差.文章主要介绍对磁化管采用直流电消磁焊条电弧焊或者交流电消磁焊条电弧焊以及借助于电磁铁或者永久磁铁消磁的焊条电弧焊焊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