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1篇
教育   148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寒山飞虹 《武当》2003,(2):28-29
纵观今日武当拳功理功法的研究,大致走向远未能完全脱出所谓“内家四大楷”之框架,形意远追六合古谱,大成脱胎而立;太极走出家门,愈演愈繁;八卦老树新华,多有点缀;通背未溯宗本,独步武林;一套“太乙五行”压轴,“松溪”独秘,“自然”有继,“三丰”弘阐,“铁松”高倨,“太乙”藏隐……。武当武术已走出了  相似文献   
2.
宋代赐酺主要集中于真宗朝,通过君、民、臣三者共宴的政治形式,渲染着政治昌明、内外敦睦的盛世景象。活跃于特定政治场域之中的宋代赐酺,在预宴主体、礼乐内容、权责分工等方面皆呈现了不同以往的历史特点,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宋代较之前代在政治构成、制度建设及文化观念等方面发生的更易变化。赐酺在宋代的兴衰变化与政治发展密切相关,其在宋初中原内部一统、西北二边外患平息的历史背景下逐步兴盛,活跃于"天书封祀"运动始终,随着北宋中后期统治重心的转移而失去赖以存续的政治空间,最终消逝于历史长河之中。  相似文献   
3.
《汉郊祀歌十九章》是汉武帝时祀五郊的乐歌。它虽然歌辞古奥艰深但在艺术上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它以简练传神的语言营造出杞神迎仙的神秘氛围:发挥神奇的想象,运用大胆的夸张,塑造出生动的神的形象来表达人的理想,并且用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描写祥瑞符应;艺术形式和风格上表现出自由灵活,挥洒自如的创造特色。  相似文献   
4.
驿道文化线路是具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双重身份的文化遗产,关于它的保护,目前在中国是一个全新的概念。龙场九驿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了传统的古道、桥梁、渡口、关隘、码头、驿站、会馆、书院、寺庙、牌坊、古井等不可移动的古建筑遗址。贵州黔西象祠古建筑是其中重要的文化遗存,由于受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加上保护力度不足等,目前象祠古建筑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损坏。因此加大对龙场九驿沿途古建筑抢救性修缮和保护是文物主管部门、各级政府无旁贷的职责。  相似文献   
5.
雍正帝于元年九月发布了著名的“改生祠书院为义学”的上谕。如何解读这条上谕,学术界存在“改生祠书院为义学”和“改生祠、书院为义学”的分歧,这种分歧进而影响到我们对雍正朝乃至整个清代书院政策、教育政策的理解。基于唐宋至明清对现任官立碑建祠的规定和清初至雍正前期书院政策的梳理,并结合清朝书院发展实际状况,我们认为:雍正元年发布的“改生祠书院为义学”的上谕,针对的基本是生祠,即现任官自立的“生祠书院”。意旨即把“生祠书院”改为义学,反映了雍正帝“崇实黜虚”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6.
业界公认女娲是最早的女性禖神。泽州浮山地区流传着女娲补天的传说,据文字记载古泽州地区最迟在金元时期出现女娲庙祭。高禖祠作为禖神祠庙在晋城地区分布广泛,以泽州县高都镇善获村高禖祠庙会为例,浅述民俗背后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吴燕玲 《寻根》2014,(6):46-48
<正>福建戏神信仰概况由于地域和声腔剧种的不同,以致戏剧行业在寻依、塑造行业保护神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变异性,北方有供奉唐明皇、清源祖师、二郎神等为戏神的,而南方尤其是福建则祀奉田公元帅为戏神。田公元帅又称田都元帅、相公爷、田元帅、宋江爷、雷元帅、三田元帅等。福建各地的田公塑像形态各异,就莆仙戏班而言,其田公元帅有文身、武身之别。武身田公元帅为立式,红脸、红袍,头顶有两条辫子,嘴上画成一只  相似文献   
8.
"胡臭亶时,后稷肇祀"告诉我们周先祖后稷是首创用谷物祭祀上帝的,并且周部族由此得到了上帝的保佑。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日本所藏孤本《勋贤祠志》及2012年海内外围绕该孤本而发表的三篇很有分量的论文为基础,对天真书院作了细致的史料梳理和初步的史实考证.认为从“仰止祠”到“勋贤祠”,并非简单的名称之变,而实为内质之变.“仰止”推崇的是包括“立言”在内的立体的学者型的阳明形象,而“勋贤”关注的则是以“立功”“立德”为重点的事功型的阳明形象.  相似文献   
10.
由现存的11座徽州古戏台共同构成的"祁门古戏台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聚福堂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聚福堂古戏台继承了祁门古戏台"祠内戏台"的典型建筑布局形式,属于活动式戏台,其在建筑形制上更是继承了徽派建筑形制特点。由聚福堂古戏台建筑布局形式入手,分析了古戏台的建筑形制特点及其典型价值特征,探讨了徽州古戏台的保护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