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刊 《兰台内外》2008,(2):60-63
时间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者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开始,到正月初五,有的甚至到正月十五。  相似文献   
2.
从民俗学的角度看,方言词“倒灶”的本义是“毁坏锅灶”。我国民间有祭灶的习俗,灶神关乎人的饮食,又司察人的小过,夺减人的寿命,锅灶毁坏则意味着灾祸降临、家道衰亡,由此“倒灶”又引申出动词义“遇上不幸的事”、“衰败”、“垮台”,形容词义“倒霉”、“倒运”以及名词义“背时的人”、“倒霉的人”。  相似文献   
3.
话说春节     
《阅读》2007,(2):F0003-F0003
春节是中国最传统、最隆重、也是历时最久的节日。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王爷,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地让人热闹了一个月。据  相似文献   
4.
崔冠华 《现代语文》2006,(6):123-124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明的历史古国,民族风俗丰富。这些风俗体现了古代人们的崇拜信仰、制度观念,也折射出了古人们的理想、愿望和深层心理。所以,我们在审视民俗化时,不仅要挖掘出民俗化的形式中所蕴含着的古老化之根;更重要的是要以科学的态度、辨证的眼光从民俗化的心理着手,挖掘民俗形成的历史原因,掌握其对当前所造成的影响,批判性地继承民俗化传统。下面我以我国民间风俗之一——祭灶为例,谈谈祭灶这一民俗化中所反映的实用性功利民俗心理。  相似文献   
5.
春节的习俗     
《云南档案》2012,(1):58-58
<正>1.腊月二十三祭灶: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2.腊月二十四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  相似文献   
6.
李军 《浙江档案》2006,(1):60-60
台湾同胞到了农历腊月二十四“祭灶”日这天,大家都要穿上好衣服,供上猪、羊、鸡、鱼以及甜瓜、糖果、香茶等,加上烧香、燃放鞭炮给灶神送行,希望其“上天言好事”。“过年”也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7.
岁岁春节,今又春节。 岁月就像一条穿梭往返于河两岸之间的小舟,一次又一次把我们摆渡到季节的尽头。 又该过年了,可萦绕在脑际的感慨总是挥之不去:今年的“年”怎么过呢?非常怀念儿时过年的日子。现今,那种扳着手指头数日子等“腊八祭灶新年来到,穿新衣,吃饺子,小姑娘戴花,小小子放炮”的心情早已渐行渐远了。  相似文献   
8.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目,是中华儿女求新奋进的一个文化符号。扫尘祭灶体现了炎黄子孙爱好清洁、追求健康的可贵品质,拜年文娱寄托了华夏儿女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祈望未来拥有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9.
祭灶诗趣     
祝新福 《知识窗》2006,(9):40-40
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两日,俗称“祭灶节”。传说腊月二十三日的晚上,灶王爷要上天向玉帝呈奏人间各家的善恶,二十四日的晚上则回到凡间。因而,人们在这两天都要向灶王爷供奉糕点、酒食,并点上蜡烛、焚起香纸,表示送迎灶王爷。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诗》,就比较全面地记录了当时民间的祭灶风俗: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相似文献   
10.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春节在形成的过程中也形成了相应的春节民俗,这些民俗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民俗更是丰富多彩。从中原地区春节民俗如年、祭灶、除夕、春联、饺子、爆竹、拜年做一研究,可以看出中原地区春节民俗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