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认知科学的身心二元观点在面对人的复杂认知时产生了教学的离身困境,即教学观念的离身性、教学设计的预设性、教学环境的封闭性三重困境。文章以国内外具身认知思想下的认知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进行梳理,从现象学、生物学、技术学三个视角的研究实例中归纳出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具身特征,进而提出教学应从体验性具身技术开发、生成性具身课程设计、交互式环境构建三个维度促进认知科学的具身转向。  相似文献   
2.
当代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大都导源于三大教育观念缺陷——“离人教育”“离乡教育”与“离身教育”,其中“离人”问题诱发了教育本质的异化,“离乡”问题触发了城乡教育布局的极化,“离身”问题引发了教育思想的退化。究其根本原因有三个:传统教育文化的拖累、躁进求变的改革哲学与儿童生命意识的缺失。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纵深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就必须推进传统教育文化的迭代与升级,自觉调适制度变迁形态,积极倡导面向学生身体表现的“三教”。  相似文献   
3.
《中学教育》2017,(6):31-38
教育学视角下,儒家主张的"修道以教",形式上界定了教育,实质上却暗含教师专业发展的论题。修道意味着教师需要在道德、道理、道路层面"成己";立教则分别意味着教师的"成己"工作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教化、教授和教导的"成物"活动。"修道以教"体现了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辩证关系。儒家的"修道以教"在当代得到了回响,其实现机制被认为是发生在学习者个体身上的离身与具身两种模仿学习机制。  相似文献   
4.
5.
英国电视台和美国NetFlix公司在2011年推出了迷你电视剧《黑镜》,该剧以黑色幽默的手法暗讽了科技对人类生活的负面影响。研究视角聚焦于《黑镜》中的技术具身,揭示“黑镜”之镜的隐喻及技术具身的时代映射。研究发现:《黑镜》中的技术具身主题类型可划分为延展、重构乃至颠覆身体的具身性技术和抛弃自然身体的离身性技术;技术具身带给人类多方面的新体验,包括创造新的生存空间、创造新的感知系统和创造新的意识机制,但人们也应警惕技术具身带来的多重道德和社会问题。研究意在以《黑镜》为例通过对技术具身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把握,让人们更加理性客观地看待技术具身的两面性,并牢牢掌握住对自身身体的控制权。  相似文献   
6.
阅读疗法的"离身认知"原理基于身心二元理念,构建了"阅读—认知心理"之间的直接关联,由于排斥人的身体经验和环境作用,此原理缺乏现实性和生态性。阅读疗法的"具身认知"原理则基于身心一体理念,试图揭示"阅读—具身体验—认知心理"三者的关联,为阅读疗法实践中的书目选择、过程引导和环境设置提供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当下的数学教学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在于学习的离身,如媒体的越位、操作的简化、结果的变异等.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应用直观、充分激发想象、充分释放情意等,通过创设外在的环境场、建构内在的心理场以及建构充分灵动的评价场等,促进学生的具身认知.具身认知,让学生的身体和心智同构共生、同生共长.  相似文献   
8.
杨静 《教育探索》2021,(1):52-56
认知理论经历了由传统身心二分的离身认知到身心统一的具身认知的发展历程。具身认知的含义可以概括为具身性、生成性和情境性等三点。在具身认知理论的影响下,我国学校德育也经历着由离身德育向具身德育的转变。在离身德育中,学校德育缺乏对"人"的关注,学生的身体在德育过程中被忽视,出现学生身体参与度低、德育方法缺乏互动生成、德育情境创设不合理等现实困境。具身德育作为学校德育的新转向,对还原道德教育的本真、促进学生道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具身认知开展学校德育,应牢固树立具身的德育理念;让学生的身体和生活经验回归道德教育;采用动态生成的德育方法;创设贴合学生经验与实际生活的德育情境。  相似文献   
9.
具身认知强调身体、认知、环境的相互作用,语言是人们根据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切身体验,通过思维进行认知加工产生的,象似性是语言结构对人的大脑中概念结构的临摹,因此我们可以说象似性是具身的。英语中存在大量象似性现象,但是大多英语教学不会将语言结构与认知经验结合起来,学生并不了解象似的英语结构背后存在的认知理据,这就导致了教学的离身化。因此,该文旨在从具身认知的角度探讨英语象似性背后存在的认知理据,以期丰富完善英语教学理论。  相似文献   
10.
几百年来,笛卡尔理性主义知识观塑造了一种离身的学习文化,这种文化在教育和学习方面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后果。数字时代正在催生一种具身的学习文化,试图修正"笛卡尔的错误"。本文基于既有文献,在对具身型学习文化之内涵进行解读的基础上,提出这种具身型学习文化的创建,需要把以"概念化"、"重置"和"构造"为关键词的认知的具身观点作为心理学基础,以具身的技术构造双向建构的学习环境,并确立具身的课程观、教学观与学习观。唯有如此,才能打造一个人与技术和谐共处的数字时代之诗意栖居的教育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