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1610篇
科学研究   131篇
各国文化   25篇
体育   50篇
综合类   75篇
文化理论   24篇
信息传播   17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沈家本为官四十余年,写下数量众多的仕履诗歌。他因传统家国教育和家庭环境影响走上仕途,反复出入科场和困守刑部三十年,情绪低落凄凉,曾生退隐之意,然而他始终心怀天下,修律法以救天下,在其诗歌中也可窥见人权思想萌芽发展的历程。在沈家本仕履诗歌中有对仕途的忐忑不安,有低落凄凉,更蕴含着浓厚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2.
范进是《儒林外史》中影响最大的典型形象之一,从化层面解读以范进中举为中心的“范进现象”,深入剖析明清八股科举对士人的毒害,具有一定的学批评和社会化批评意义。  相似文献   
3.
顺德科举一直以数量多,人才精而名闻远近,究其原因,历代语焉未详。从历代政府部门、民间团体、乡间宗族对科举人士的经济支持和精神奖励入手,分析了顺德科举鼎盛背后从政府到社会至宗族所形成的三位一体的支持结构,以及因此所构成的科举人才产生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4.
周伟华 《寻根》2008,(1):28-32
自隋代采取科举取士制度之后,科举中第成为众多读书人最高的人生目标。到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日益完善,而科场作弊也有愈演愈烈之势。  相似文献   
5.
存废科举的论争伴随科举制始终。本文试图探讨北宋时期这一论争产生的由来和论争的具体背景、情形、内容度其结果,并从中总结出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6.
意象说是了解中国古典美学之关键 ,它本身由观物取象经由物象、心象发展而为意象 ,又发展而为意境并影响中国古代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7.
书院制度,由来已久。唐玄宗时已设有丽正、集贤两大书院,其性质为“修书之地,非士子肄业之所。”南唐白鹿书院设立,才为课士之所。宋初有白鹿、石鼓、应天、岳麓号称海内“四大书院”.之后至元、明、清之间,官私书院盛行。至光绪末年科举废止,书院才改为学堂。  相似文献   
8.
说“迎取”     
赵运普 《语文知识》2000,(12):38-40
《孔雀东南飞》(《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也常省作《焦仲卿妻》),这是中等学校语文教材中的传统名篇。照一般情况说,文字注释该没有什么大疑问了,然而问题并不很简单。就拿焦仲卿迫于母命不得不遣送刘兰芝之时,与刘兰芝相约“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的“迎取”来说,就很值得探讨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要以“八荣八耻”为价值取象,做好为电大学生荣辱观的培养教育工作,加强电大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清人极其重视科举,士子读书的目的是求仕进。由举人、进士入仕被称为“正途”,将来有可能出将入相,据统计,清代的740多位尚书中,进士出身的多达339位;980位地方巡抚中,进士出身的就有390位,至于举人、进士出身的中下级官吏就更多了。故《清史稿》称,“(官吏)虽有以他途进者,终不得与科第出身相比”,因此,清代科举出身者,在社会中地位很高。清代的笔记小说,有不少内容涉及到科举,并从多角度记载、反映了科举这一社会盛事,其中用道教来解释科举现象的材料很富有文化韵味。  明清道教承袭了唐宋以来将进士神秘化的说法,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