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科学研究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教学的空间格局直接影响着教学信息交流的方式和交流的范围。“身田式”的课堂编排格局是班级授课制的产物,最适宜于大班教学,是我国目前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秧田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我们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多样性的课堂教学空间格局,以便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平等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使每个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都能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2.
传统课堂座位排列的负面影响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实行班级授课制以来,传统的秧田式课堂座位排列便主导着各级学校的课堂安排,成为教育制度的一个稳定的特征。其优势在于可以有效地利用班级空间,容纳较大规模的学生数量;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权威讲授和对课堂活动进行有效监控。然而在教育资源逐渐  相似文献   
3.
4.
夏的诱惑     
快活地走在夏天的田野上。太阳把一切都晒熟了。远处近处都是丰满的葱绿,每一个果仁都在悄悄鼓满甜涩的浆液,秧田的水被泡得暖暖的,松软的泥甚至像光滑的肌肤,所有的景色都罩上一层热的光彩,发出令人  相似文献   
5.
采用五因素二次旋转组合设计田间试验测得的数据.建立了以产量及产量因素为目标函数的试验因子效应系列回归模型。根据产量目标方程,采用模拟仿真,因素取值的频率分析.得出产量650kg/666.7m^2的农艺措施组合决策为秧田播量27.77~29.50kg/666.7m^2、秧龄40.96~42.74d、插秧密度1.55~1.87万穴/666.7m^2、施纯氮16.47~17.43kg/666.7m^2、9.1~9.3叶龄时喷施多效唑,并求得其高产最佳产量结构及对单因素、两因素互作效应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6.
《内江科技》2001,(1):31-31
要防治水稻烂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秧田准备:秧田宜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平坦、灌排方便、肥力中等的田块。整地力求精细平坦,施用腐熟的肥料。在做秧畦时,泥沙中拌和70%敌克松原粉,每亩1.25千克,防治立枯病;水稻播种前,用50%代森铵乳油700~800倍液每平方米喷洒1.5~2千克,防治前期  相似文献   
7.
“下里巴人”和“阳阿薤露”源于巴文化,周文化与楚文化。楚灭巴后,巴人成为楚客,而“下里巴人”和“阳阿薤露”仍在楚地传唱,成为“乡歌俚调”。传承或受其影响的还有“扬歌”、“竹枝歌”、“鸡鸣歌”和巴人后裔土家族的“穿号子”、“跳丧鼓”、“摆手社巴歌”。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我国,班级授课制仍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国的大部分地区仍是大班教学,教室座位安排多以"秧田式"为主要形式。在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情况下,不仅好学校,好班级成为家长、学生的争夺对象,教室中的"好座位"也成为争夺的对象。很多家长各种方式,千方百计地为自己的孩子谋求一  相似文献   
9.
春天来啦, 田野如画。 青蛙在秧田里唱歌, 喉咙赛过了喇叭; 呱呱呱,呱呱呱, 功劳大,功劳大; 呱呱呱,呱呱呱, 捉害虫,保庄稼……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传统"秧田式"课堂座位排列主导着我国各级中小学的课堂安排。在以传递学科知识为主要目的的年代,"秧田式"课堂座位排列曾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当下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继续深化推进,解放学生、培育完整的"人"的教育目标已逐渐深入人心,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座位排列过程中相应地做出改变。小组式座位排列是新课改实施中的一种新的座位排列方式,从空间特性上看,此种方式方便生生、师生之间近距离地接触、交流,有利于学生对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