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教育   2099篇
科学研究   510篇
各国文化   40篇
体育   437篇
综合类   57篇
文化理论   15篇
信息传播   1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273篇
  2012年   353篇
  2011年   377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411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武术套路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怡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8):1094-1095,1101
通过对运动员损伤状况的调查分析,在对损伤部位,损伤种类,损伤原因,损伤事发季节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对策与建议,力求为减少运动损伤、提高训练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3.
《垂钓》2001,(3):6-7
  相似文献   
4.
雷存龙 《钓鱼》2006,(12):38-38
每年的夏、秋季节是人们户外活动频繁的季节,也是钓鱼的旺季,更是蛇类的繁殖期,各种蛇异常活跃,是蛇伤的高发期。据统计:在野外旅游、钓鱼被蛇伤的人员中,大部分的蛇伤多发生在足部。因此,友情提醒  相似文献   
5.
北美鲑鱼     
姚东海 《垂钓》2001,(9):64-66
北美鲑鱼有着一个庞大的家族,它们的一生历经变迁,多姿多彩。然而人类对自然的不断侵占却在严重威胁着它们的生存。维持鲑鱼家族的兴旺,也是在维护人类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打塘食     
孙继和  孙云龙 《垂钓》2001,(12):48-49
在钓鱼实践中,撒饵作窝往往关系到钓鱼的成败。人为地使鱼聚集在一起,以增加鱼儿咬钩的饥会,这就是所说的打塘食。鱼类对各种饵料的选择随季节和地区的变化有所不同。当鱼类喜爱吃的食物量减少时,鱼类对其他食物的选择性加强,开始摄食不太喜欢的食物。这种选择性与饥饿程度也有关系。在垂钓时,打塘食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7.
几年来,身为钓者的我曾与身边的老钓友多次在水库枯水期,身背水壶和干粮,乘上远行的“中巴”或租乘微型车,专门到我们平时常去的水库,查看枯水期时水库的地形和地貌,探究水满后我们经常抬“滑竿”的原因。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过在枯水季节对水库更深入的调查了解,钓友们终于对水库钓点的“情况”知了根底,对水满后钓点的选择、打竿的远近心里有了“谱”。  相似文献   
8.
波罗的海运价指数波动规律研究与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波罗的海国际干散货运价指数(BFI)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长期趋势性波动规律,得到BFI的长期波动服从幂函数模型。结合统计分析工具分析BFI的季节性波动规律,得到每月的季节指数。在剔除趋势性和季节性因素后,建立ARMA预测模型,并进行拟合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ARMA预测模型对BFI指数的短期预测效果很好,特别是一步预测精度很高。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信息》2003,(7):56-56
  相似文献   
10.
第一招:钓具要比其他季节大一个档次 秋季鱼体大且肥,挣扎力强,吃食又不像其他季节那么挑剔,见饵就吃。根据鱼类在秋天的这一习性,鱼竿要粗壮结实,渔线宜粗些,鱼钩宜大些。渔线的粗细,鱼钩的大小,要从实际出发,因鱼而异:若钓鲫鱼等小型鱼类,渔线宜用直径0.15—0.20毫米为好,鱼钩宜用伊势尼5-6号为佳;若钓大鱼,渔线宜用直径0.3—0.4毫米的为好,鱼钩宜用伊势尼7~10号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