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纸人跳舞     
今天放学,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纸人跳舞》。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没有一个不纳闷的,一个普普通通的纸人怎么会跳舞呢?我也满心疑惑,决定自己动手做一做这个实验。  相似文献   
2.
古代的纸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纸扎就是纸明器,亦叫冥器,它在南北朝后期生成,宋元形成基本格局,明清达到顶峰.纸扎有平面剪纸和立体腔体粘贴两种,材料不仅用纸,还用彩帛.主要用于丧葬和祭祀,形式多样,包括纸人、纸衣、纸房子、纸车马轿舆以及各种杂具.明清时期的法船是大型的纸扎,集中了各种纸扎形式,巨大、逼真的制作消耗了大量的财力.  相似文献   
3.
殷健灵的《纸人》是一部关注少女心灵成长的小说,她对少女的"性"、"心灵"、"情感"与"身体"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从故事情节、少女形象、语言表述、社会责任等四个方面对《纸人》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纸鬼”应用于殡丧礼仪程式,亦在岁时民俗活动中有所表现。民间巫术常见形式多有利用“纸鬼”的情形,其极端方式,是所谓“役鬼神,剪纸作人马相战斗”。“纸鬼为奴”案例,则体现了比较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纸鬼”在中国传统社会民俗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进行对于“纸鬼”以及文化意义相近的“纸人”的作用的考察,有助于发现和总结古代社会民间礼俗和信仰世界中的相关现象。对于“纸鬼”的文化思考,或许也有益于启动和推进有关“纸”在传统社会民俗史和意识史中的特殊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声学中由声波的作用而引起的共振现象,在声学中亦称“共鸣”。这是物理学的声学原理,即振动体在周期性变化的外力作用下,当外力的频率与振动体固有频率很接近或相等的时候,振幅急剧增大引发相同的发声振动。这一“共振现象”的声学原理,在我国公元8世纪初,就已经为科学家所掌握。他们是唐代的曹绍夔和宋代的沈括。沈括,字存中,杭州钱塘人氏,宋仁宗嘉祐进士,官至翰林学士。他是宋代杰出的科学家,曾经在一把七弦琴上做过这么一个实验,七弦琴有宫、商、角、征(读子)、羽、少宫、少商七条弦。少宫、少商比宫、商高八度。他捉摸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