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爱的内涵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地变化。同性朋友之间的爱在不同时期内涵不同,男女之爱与同性之爱纠缠不清,总体表现为同性精神之爱、对爱友的敬爱与痴迷、肉欲之爱、出于爱的谅解及诗人对自身美德的热爱。爱的内涵在十四行诗中的演变,反映了莎士比亚进步的人生观和艺术观。  相似文献   
2.
此文的立意形成于2002年,即看完九丹的《新加坡情人》之后。之所以时隔7年才得以成文,是因为她在那本书中对王安忆的一味嘲讽和谩骂至今使笔者一想起此事就有些耿耿于怀。笔者的观点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王安忆是中国当代女作家队伍里的一座高山,在九丹面前,正是因为它的高不可攀,所以,王安忆才遭遇了这么一场尴尬之事。  相似文献   
3.
文章阐述了《虹》中布郎温家族三代人的婚姻之爱。第一代人汤姆与丽蒂雅的婚姻是建立在感知层面的和谐之爱;第二代人威尔和安娜的婚姻是放弃精神的肉欲之爱;第三代人厄秀拉的爱则是挣脱旧关系的新探索——这一开拓是从内外两个角度展开的:对未知世界的不懈追寻是其强大动力;对自我世界的不断开掘是其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4.
近10年来,我国学尤其是小说作品充分展现了社会转轨时期人们精神躁动,欲望膨胀的情况,在“金钱法则”日益取得支配地位的情况下,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在肉欲放纵中进行精神的自我放逐,社会呈现出一幅入欲横流,道德沦丧的景象,学所反映的这种社会现象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相似文献   
5.
6.
文章通过浮士德与玛格蕾特、海伦和圣母三位女性的关系,论述其现象存在的远古文化原因和心理原因,从而揭示出浮士德对女性由肉欲情爱到理念情爱再上升为灵魂情爱的升华过程,说明浮士德精神中的“亚当”情结,以及用温柔力量来化解此情结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7.
近10年来,我国文学尤其是小说作品充分展现了社会转轨时期人们精神躁动、欲望膨胀的情况.在"金钱法则"日益取得支配地位的情况下,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在肉欲放纵中进行精神的自我放逐,社会呈现出一幅人欲横流、道德沦丧的景象.文学所反映的这种社会现象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