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教育   55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
猎物     
当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通知电报来到肖洛霍夫身边时,他正在郊外的森林里打猎。后来,在他赴斯德格尔摩领奖时,大批记者都来采访他。他说瑞典文学院迟了二三十年才  相似文献   
3.
争议了半个世纪的《静静的顿河》,争论超越了美学范畴,而具政治斗争的性质。作者通过对战争与革命苦难历程的回味与思考,把革命的艺术、革命文学的艺术与人的艺术的整体研究,提到了历史的新高度,开创了社会主义悲剧史诗的格局。文章依据有关苏联内战时期顿河哥萨克暴动的文献及“肖学”研究成果,阐述了作者怀着沉重的历史责任感直书了全部真实;沉痛地描绘了“左”的路线使革命蒙受巨大损失、人民付出惨重代价,体现了作者探寻革命真理之胆识。《静静的顿河》是一部渗浸着血泪的殷鉴性的对过去历史反思的巨制;是一部因其饱蕴着深刻悲剧意识而对未来历史具有启示性的宏篇——一部不会过时、不会被遗忘的书。  相似文献   
4.
阿让 《涪陵师专学报》2011,(4):F0002-F0002
最早知道顿河,不是地理书(中学地理课本根本没有提及),也不是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而是袁水拍的《寄给顿河上的向日葵》。  相似文献   
5.
夏荫 《集邮博览》2001,(9):15-15
最近南海出版公司出版了一部《大师经典》的集。全书分上、下两卷,选录了20位重要诺贝尔学奖得主和20位虽未得奖,但认为应可得奖的学大师的作品。选录这40位大师是根据一份对中国学、作以及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系学生的调查结果。调查结果虽然难免有局限性,不可能完全公正和准确,但却反映了中国人对诺贝尔学奖评选的一种看法。  相似文献   
6.
肖洛霍夫是一名对生命极为敏感的作家,他把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融入小说创作中,展示了顿河哥萨克各种各样的生命形态,并以强烈的现实精神在对现实的思索和追寻中展示了他独特的生命意识。对生命激情的张扬、对生命悲剧的感伤以及生命归宿的营建等生命意识始终贯穿着他的作品,使其充满着对生命的热切关怀。  相似文献   
7.
肖洛霍夫是一名对生命极为敏感的作家,他把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融入小说创作中,展示了顿河哥萨克各种各样的生命形态,并以强烈的现实精神在对现实的思索和追寻中展示了他独特的生命意识。对生命激情的张扬、对生命悲剧的感伤以及生命归宿的营建等生命意识始终贯穿着他的作品,使其充满着对生命的热切关怀。  相似文献   
8.
一曾经有一篇苏联小说在1956年12月31日~1957年1月1日的《真理报》上全文刊出,结果被市民抢购一空。不久莫斯科广播电台全文广播这部小说时,市民们驻足街头聆听,不顾寒风扑面,很多人流下了辛酸的眼泪。这部作品就是肖洛霍夫的《一个  相似文献   
9.
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是多元的。《静静的顿河》中的景物描写有着自己完整的体系,成为具有独立价值的审美意象,为自己赢得了自由发展的空间,作为独立的有意味的形式与其它类型的审美意象实现着辩证的统一。本试阐述这一现象并探究造成这种矛盾与统一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0.
关于苏联伟大作家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剽窃案”,我国大多数读者至今仍感到迷茫。利用大量的回忆录和不同时期的报道,把涉及此案的70年间的往事尽量如实加以再现,“事实胜于雄辩”,以还历史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