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班固在<汉书>的撰述中,继承和发展了<史记>自注的方法,以自注形式说明正文,阐发见解.本文围绕<汉书>诸志、表以及纪传中的自注,试图对<汉书>自注的内容和形式、历史影响做出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宋本杜工部集》保留一些旧注,有些是杜甫自注,有些则不是。今作杜注参议十则,冀与同好相与析也。  相似文献   
3.
《全宋诗》中有许多白注文献材料。这些为白自注所解释的词语,多是宋代的口语词,为《汉语大辞典》等词书所缺。这对正确理解宋代口语词有很大帮助,对研究宋诗语言、构建宋代词汇史提供佐证,本文选“矮黄”、“碧涧”、“监州”等九条作为考释对象。  相似文献   
4.
《三国志)中出现的地名达两千余处,而裴松之所注却只有数十处,且吴国为多,魏次之,蜀极少,但其中却不乏有价值,为后世保存了一些绝无仅有的地理资料。然而,裴氏所注分别采用自注和引书两种形式,也有失注、误注之处。读史之余,杂为考辨。  相似文献   
5.
史注滥觞于先秦、秦汉时解释经典的传注,而非刘、章所说始于汉晋以后;萌芽时期的史注有独立阐述式与随自释式两种形态。魏晋和唐代是史注发展变化的两大关键时期。史注的衰亡有四大原因,其中自注的充分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试论《史记》自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马迁在《史记》中以自注形式以见其心志,以明其去取,体现了其撰述的别识心裁。本文结合《太史公自序》、《史记》十表等,对《史记》自注的内容和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班固在《汉书》的撰述中,继承和发展了《史记》自注的方法,以自注形式说明正文,阐发见解。本文围绕《汉书》诸志、表以及纪传中的自注,试图对《汉书》自注的内容和形式、历史影响做出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文言文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对古代文学的发生发展规律有所了解,而且也要求对一些基本语法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笔者在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近十年中,常被一些细心的学生问的哑口无言。其中文言文中的“文中自注”现象就让笔者颇费周折。例如《高级中学课本语文(必修)》第一册《鸿门宴》中有这样一段话:  相似文献   
9.
如梦令     
  相似文献   
10.
《全宋诗》册三六卷二○一五至二○四四收王十朋诗三十卷,其中有些诗误收在他人名下。《全宋诗》册二○卷一一九○页一三四四九宋肇收《中秋对月用昌黎先生赠张功曹韵》,出明周复俊《全蜀艺文志》卷一七。此诗又见于《全宋诗》卷二○三六页二二八四一王十朋,题作《中秋对月用昌黎赠张功曹韵呈同官》,出《梅溪先生后集》卷一三,诗中“去年今日行役苦,浪叟谿边宿逢雨”下有自注:“去岁中秋宿瑞昌驿元次山旧隐处。”而《全宋诗》卷二○三三页二二八○一收王十朋《中秋宿瀼溪驿(瑞昌县)》二首,与诗中自注相符,此诗当为王作,宋肇处应删。《全宋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