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2篇
教育   174篇
科学研究   60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奥运会、残奥会如自然之火,轰轰烈烈地燎原而过。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讲,森林之火是自然进化的必然渠道,利弊评骘,短时间内不用去结论。但,"过火林"的生存则是我们短时间内需要面对的直观问题。近来流行一则"网上之言",关于奖牌榜的排序之议。有按经济力排的,按人均国土面积排的,按人均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国大学MOOC平台构建SPOC教学模式,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也发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要进一步加强、翻转课堂的设计需反复斟酌、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待转变等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4.
在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研究中,通过对历史概念的重新阐释,借助于“总体性”范畴,卢卡奇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走向总体性历史辩证法。他的早期历史辩证法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重建有重要的贡献,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基石,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灵魂,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最好的劳动工具和最锐利的武器.但是目前,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在中国的普及,似乎仅限于学术领域专家学者的研究探讨,未能象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那样在广大的民众中形成广泛而深入的普及性.普通群众能张口吟出李白、杜甫的唐诗,却未必能张嘴道出马克思恩格斯学说的主要观点和关键词汇.本文就是试图用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思想对现代自然辩证法原理做几点尝试性的阐释.  相似文献   
6.
信息运动规律与文献信息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肖慈 《情报杂志》2003,22(10):21-21,20
自然辩证法在深化信息概念的基础上。总结了四条信息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就信息运动规律浅议现代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的整序和分类。  相似文献   
7.
刘科 《培训与研究》2011,28(1):111-113
在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在自然辩证法教学中引入责任伦理观十分必要,可以进一步突显其科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双重功能。根据责任伦理观的内涵和现实国情,我们要积极培养理工科研究生对科学技术事业健全发展、社会进步和自然界的责任意识。为此,需要把责任伦理观融合到自然辩证法教学实践中,通过增补自然辩证法教学内容来体现责任伦理观;通过任课教师的教学理念来落实责任伦理观;通过案例教学来强化责任伦理观。  相似文献   
8.
9.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由于现代科学整体化的快速推进,自然辩证法学科已经遇到了越来越严重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学科建设中的一些历史积淀问题重新凸现,同时还产生了一些新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归属问题(学科性质问题、学科名称的复归问题、学科的定位问题)、自然辩证法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与科学技术史研究的相关问题、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的主攻方向问题、文风问题)、自然辩证法与相邻学科的关系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哲学其他分支、与经济学、与社会学的关系问题)。自然辩证法学科要在新世纪得到进一步发展,必须对这些问题作一个比较彻底的厘清。  相似文献   
10.
如何提高阅读能力,对我们每一个阅读的人来说都特别重要。那么,怎样很快地提高阅读能力,把握文章主题,理清文章脉络呢?下面。我从自然辩证法中矛盾的角度。通过对两篇文章的大致分析。介绍一下矛盾法在阅读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