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明朝的最高学府,叫国子监,只有北京、南京各一所,称为北雍、南雍。进校的难度非一般的大,得由地方学校举荐,然后参加入学考试,按成绩好坏"分科",类似今天高考。但长得丑不行,年老不行,残疾也不行。国子监大学生叫贡生,比不上正规国考上榜生举人、进士,却也不容易混到,像蒲松龄同学,考到72岁才考上。在国子监读书,学费全免,而且有补贴。伙食不错,鱼肉油盐,由财政供给。明朝  相似文献   
2.
正一宋代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一)明确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画学"教育理念是通过办学,规范绘画教育内容,统一美术人才的思想认识,提高其道德水平,为社会、国家服务。宋徽宗为改变"人自为学,习尚非一,体画各异"的现象,兴办国子监画学,"欲仿先王置学设官之制,考选简牧,使人自奋所身于图画工技"。人才培养目标是教育理念的具体化。宋徽宗雅好丹青,在绘画上有相当的造诣,手眼皆高。"教育众工",培养绘  相似文献   
3.
从<史记>的著史宗旨等角度对司马迁笔下部分不合常情的舍生择死者形象进行了艺术上合理化的探讨,认为不能拘泥于人之常情与历史细节的真实而应该从艺术赏析角度理解司马迁对他们的塑造,并分析了这类人物形象与司马迁内在意识的关系及其客观呈现的精神意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