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零零九年八月八号一场莫拉克风灾从此改变台湾的山林水文面貌,洪水、泥石流、桥毁路断、走山灭村的消息在新闻早镇日播送,脊记在案的死亡人数攀升至六百多人,其中,气象站所统计的强降雨量在本次走访的嘉义县山区则是不断刷新台湾本岛的单口最大雨量纪录,  相似文献   
2.
薛彩霞  李桦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2):231-240
在将环境知识分为系统知识、行动知识和效用知识的基础上,利用秦巴山区498户茶农的调查数据,运用Bootstrap方法探讨社会规范情境下环境知识、环境能力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规范在系统知识影响农户减少污染行为过程中,以及在行动知识影响农户减少污染行为和改善环境行为过程中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环境能力在行动知识影响农户减少污染行为和改善环境行为的过程中发挥正向中介作用;社会规范在行动知识通过环境能力影响农户减少污染行为和改善环境行为过程中的调节效应为正.由此提出政府应全面提高农户的环境知识和环境技能,并塑造亲环境的社会规范.  相似文献   
3.
安化茶业始于宋,历冠湖南全省,尤近代以"湖红"的产销名满天下,但花无百日红,到民国晚期,已濒破产.考其原因茶商与茶农之间的互动虽延缓了茶业的凋敝,但互动中的内损连同洋商与茶商之间互动的外耗与其他客观因素一起,最终导致了安茶的凋敝.  相似文献   
4.
我的家乡是中国文化名城——杭州,这里有许多特产,其中西湖龙井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闻名天下。龙井茶的品种可丰富啦!比如"狮"、"云"、"梅"、"龙"、"虎",它们分别产自狮峰、云栖、梅家坞、龙井和虎跑一带,其中以狮峰龙井的名声最响亮。据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喝了一口狮峰龙井,赞不绝口。从此念念不忘。  相似文献   
5.
《普荼吟》这首七言古诗.全面反映了普洱茶乡人的生产生活真实情形。诗中描绘的茶山景象,各族男女采荼时的山歌唱和。向人们展示了荼乡奇异的风情;茶农的困苦不幸,官商的巧取豪夺,贡茶的生产进献,从不同侧面再现了茶乡生活的真相。丰赡的内容,朴素的语言,自然平实的风格,是这首诗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唐代是我国古代社会的盛世,也是茶叶经济的兴盛时代。对于茶叶经济的发展,唐代根据自己的国情,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充分调动各种社会主体参与茶叶生产的积极性,不断完善经济调控政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高额的茶税加重了茶农和茶商的负担,导致社会矛盾的产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茶叶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福建茶农为例,基于"传统茶农"向"新型职业茶农"角色转换的视角,在分析福建省茶农素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适应新型职业茶农角色的教育培训措施。  相似文献   
8.
一段辉煌的历史,其中必然有杰出的历史人物。中国茶文化在唐代的兴盛,有卓越贡献者莫过于陆羽和卢仝,诚如明人文尚宾所言:"茗饮之尚从来远矣,乃世独称陆羽、卢仝。"卢仝对茶的贡献浓缩在他《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又称《七碗茶歌》)这首诗中。诗开头写孟谏议派军将送来三百片圆圆的茶饼。这"至精至好"的阳羡贡品,只有"至尊"和王公们才能饮到的,今天却来到"山人家"。卢仝"柴门反关"、"纱帽笼头",  相似文献   
9.
春日茶香     
随着气温的回升,祁门红茶进入全面开采期。安徽祁门是祁门红茶的核心产区,在天之红生态有机茶园里,茶农们背着小茶篓,熟练地穿梭在茶树间,采摘嫩绿的茶叶鲜叶。据悉,今年茶叶开采时间比往年提前一周左右,鲜叶产量及品质均提升。  相似文献   
10.
董凡 《收藏界》2014,(8):74-82
四月初,正是杭州最美的季节,在朋友的陪同下,前往杭州茶业博物馆。这是一个阴天,小雨淅淅沥沥,时断时续地下着,—下车,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空气中还有淡淡的花香味。我们顺着用石板铺成的小路走,路的两旁樱花正在盛开,几条溪水顺着茶山蜿蜒流下,路边不知名的小野花夹杂着油菜也热热闹闹地开放着,远处山脚下可以看到有几位茶农正在冒雨采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