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7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历史上的冷兵器时期,东周(即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前256年)曾是宝剑最辉煌的年代,以青铜剑为代表的中国古剑文化与传说,从此融铸进恢弘的华夏文明史,传颂千载、历久不衰。东汉以后,随着铁兵器时代的到来和环首刀的普及,青铜剑逐渐退了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2.
虽然我们无法看到烛之武更多的事迹和生平,但出身草根则是无疑的,虽然是有知有识之人,且有一定的知名度(不然,在郑国危难的时候,大臣佚之狐怎么想得到向国王推荐他呢?),但绝对生活在体制之外。在那场危机没有降临郑国之前,怀才不遇是他人生最大的遗憾。  相似文献   
3.
旁若无人     
[拼音]páng ruò wú rén[出处]荆轲①既②至燕③,爱燕之狗屠④及善击筑⑤者⑥高渐离。荆轲嗜酒⑦,日⑧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⑨,酒酣⑩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12而  相似文献   
4.
陶渊明在《咏荆轲》一诗中说“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把荆轲刺秦失败的原因归结为他的剑术不精。诚然,荆轲的剑术并不超群绝伦,在前往燕国途中与盖聂论剑,被盖聂“目之而去”。而剌秦失败后,鲁勾践也叹息说他不懂剑术:“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  相似文献   
5.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荆轲刺秦王》(下文简称《荆》文)是《战国策》的精彩篇章,它将荆轲刺秦王记叙得生动曲折、跌宕起伏,实现了历史性和文学性的高度统一。然而,细细读来,却发现其中似有几处疑点。  相似文献   
6.
去西安的路上,突然想起了他。两千年前那位著名的死士。漉漉雪雨,秦世恍兮。眺望函谷关外那漫漶恣肆的黄川土壑,我竭力去模拟他当时该有的心情,结果除了彻骨的凉意和内心丝丝的痛,什么也说不出……  相似文献   
7.
略论燕文化     
河北被称为燕赵大地,燕赵文化是河北历史文化的精髓,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要透彻的了解燕赵文化的特点、价值及影响,就要对其源头有所认识。论文着重论述燕赵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燕文化,从燕国的历史出发,运用文献、考古等多方面资料,阐述燕国历史,梳理燕国从始封到灭国800年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探究燕文化的形成、演变及特质,理清燕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概括其现实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兮成白虹。 这是战国时武士荆轲刺秦王前的悲歌。荆轲受燕太子丹所托刺杀秦王,临行前在易水河畔慷慨高歌,表达了义无反顾的悲壮情怀。  相似文献   
9.
【设计思想】 本课在设计上本着两个原则: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本课面向高一新生,通过表情诵读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语感。不能过多地从语法角度肢解文本。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荆轲刺秦王》一文,  相似文献   
10.
国际旅游组织调查显示,游山玩水旅游将被多样化的专题旅游所代替。由此可以预测,未来几年中国的专题旅游发展前景极为乐观,潜力巨大,这为能集中体现和深刻反映中华文化的荆轲刺秦专题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当前在保定开发荆轲刺秦专题旅游具有较强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