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9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6334篇
科学研究   298篇
各国文化   235篇
体育   210篇
综合类   165篇
文化理论   101篇
信息传播   207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307篇
  2014年   870篇
  2013年   711篇
  2012年   959篇
  2011年   1045篇
  2010年   950篇
  2009年   771篇
  2008年   1041篇
  2007年   500篇
  2006年   424篇
  2005年   404篇
  2004年   264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写出好新闻?如何使自己的新闻获奖?笔者根据多年的新闻实践及对自己所获奖作品的分析,发现新闻作品获奖有以下九个方面的要素:一、主题重大。新闻作品是时代变迁的忠实反映。一个时期国内外、省内外发生引人注目的大事要事,都是新闻记者特别关注的对象,围绕这些重大新闻点进行的新闻报道多数获得新闻大奖。新闻作品要以敏锐的嗅觉和全局眼光,真实记录重大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现阶段,重大的新闻主题往往是围绕全国全党工作的大局,反映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及外交等方面所取得的重大进步与深远影响,反映市场经济形势下改…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无论是给中学生“带来最大审美愉悦”的书,还是中学生最欣赏的作家,都是高度多样与多元的;对于作家作品,中学生们的“最欣赏”远多于“最反感”;虽然学生的文学审美趣味随年级的提升而有所提高,但其提高的程度远不够理想。必须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改变目前中学生课外阅读尤其是文学审美趣味培育的非理想状况。  相似文献   
3.
张昆 《新闻前哨》2006,(7):12-14
一年一度的湖北新闻奖评审又决出了新的年度优胜。我有幸参加了这一评审,并且是通讯组的评委。几天下来,满脑子塞满了这些优秀的作品。评委的角色,要求我跳出纯粹的受传视野,而从一个专业新闻工作的眼光,审视、甄别、比较,分出高低,决定等级,这是一个痛并快乐的过程,可谓受益颇深,感慨良多。其中鲜活的人物、生动的场景、感人至深的事迹和启人心智的话语,深深地感动着我。现就2005年度湖北新闻奖参评通讯作品及其特点,作一个总的概述。  相似文献   
4.
作家的尴尬     
林夕 《出版参考》2009,(5):44-44
那天中午,我正午睡,电话铃突然响了,是女儿。“妈妈,《人生如下棋》是你写的吧?”  相似文献   
5.
《出版参考》2009,(19):43-43
《39级台阶》闻名于世,《21级台阶》也不示弱,而且后者因为依据谷歌地图问世,更具有现代色彩。  相似文献   
6.
我读约翰·欧文作品的心情是特别的,其中的成分是喜悦,是一种发现,这话的潜台词是:原来这样写也是可以成功的。  相似文献   
7.
笑话与幽默     
《文科爱好者》2004,(16):80-80
  相似文献   
8.
苏轼的思想融通百家、博大精深,与他的人生三个阶段对应。苏轼的思想有三个境界:黄州时期以前是第一境界,这时他思治天下、探寻人生;黄州时期是第二境界,通脱旷达、幽怀破散,他不再汲汲于世俗功利和传统价值标准;第三境界是岭南时期的天地境界,确立了“无思”、“无待”的生活试,实现了人生的审美化。  相似文献   
9.
何梅 《学语文》2005,(1):79-81
由于作家立场观点的不同,看问题角度不同,以及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的不同,作家用以反映社会生活的作品当然带有作家的主观倾向。这种主观倾向,就是作者的观点态度。  相似文献   
10.
“打工俩字好辛苦”栏是(《当代青年》月刊社)于1996年6月创办的,它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应运而生的。在经济改革的大潮中,随着我国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出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崭新群体——打工族,这个群体不断壮大,愈来愈浩浩荡荡,成为我国社会中一个颇为显眼、不容忽视的人群。正是针对这一新情况的出现,采纳读者的建议,我们创设了这个栏目,栏目名称就直接取自读者来信中的一句话:“打工俩字好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