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体育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红楼梦》第四回是全书的总纲。传统看法认为:该回深刻地概括了封建贵族社会的黑暗政治的本质面貌,显示了四大家族在社会上的特殊权势。此说较为笼统且欠准确,尚有需要匡正之处。深层的意蕴应是权钱交易之发端和真实写照。其间还包容着情与法的维妙关系,本回内容艺术地再现了封建末世人情世态的总体景观和基本面貌,构成一幅包罗万象的社会各个层面的立体交叉图,使整个巨著成为一部典型的显示万千世象和人生哲理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3.
传统教参对《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文中贾雨村的人物形象评价颇多谥恶之词:“精于吏道,见风使舵,利欲熏心,老奸巨滑。”然而,笔者在教学中却滋生了疑问:贾雨村既然“精于吏道”,为何莽撞断了悬了一年多无人敢管的官司?难道他就没想到拖了一年多无人敢断的悬案背后会有什么大的来头和特殊的背景?既然“老奸巨滑”,那么他何不耍奸使滑.像我们现在一些官员那样“研究研究”再来“坐堂”?显然。如果我们再用脸谱式、公式化的方法来评价贾雨村。实在有失公允。  相似文献   
4.
沟通     
我的这篇下水作是根据一个话题作的要求写的。我的写作和同学们比起来可能要成人化一点,但和同学们一起作我能感到我似乎又回到了激情洋溢的青年时代,既紧张又充满了写作的愉悦。这道作题是这样的:“一桥飞架,把此岸和彼岸沟通;一道铁门,却使住在对面亦陌不相识。世界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人,人与自然,需要交流沟通……有人认为,寻求沟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有人指出,提倡对话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题;也有人觉得,人与人是无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沟通的……请以‘沟通’为话题,完成一篇800字左右的作,体裁不限。”  相似文献   
5.
《中学语文教学》2001,(2):36-37
从前教《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教师总把从教材、“教参”中拿来的材料和加工过的语言一齐“贩卖”给学生,学生苦不堪言,只好被动地接受。如“护官符”是全线索,贾雨村虚伪狡诈、老奸巨猾、见风使舵,人物对话很富有个性,“笑”也很传神……往往讲了4课时,学生还是模模糊糊,到运用时欣赏的方法忘了,重点问题丢了。如今搞学生自主学习的阅读实践,鼓励他们从作品中“拿来”自己需要的材料来完成《贾雨村审案报告》,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6月21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一)》终于和期盼已久的邮人见面了。设计上不多说了,笔者主要谈一下该套票的图案文字问题。四枚票,分别取自《红楼梦》文本的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和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的故事内容。图案文字依次为:贾母接外孙女、乱判葫芦  相似文献   
7.
门子的下场     
且说雨村审理完薛冯两家的人命案后,本该轻松愉快了,可他心里总是感到不安。他吃不香,睡不稳,皆因一块心病——门子。雨村想:这小子知道我的出身和底细,又了解"薛冯人命案"的整个过程,这么精明!有朝一日他会不会陷害我?把他留在府里没什么用了。有了"护官符",什么都好说了。哼!应该把他安排到一个更"好"的地方!大约一个月后的一天晚上,雨村摆了一桌酒宴,请门子叙旧。  相似文献   
8.
赵常玲 《青海教育》2005,(12):26-26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节中的“门子”是读懂《红楼梦》的一个关键人物。人教版中学语教材对“门子”的注释是:“清代官署中的仆役,以及公案两旁站班的差役等通称。本篇里所写的门子是一个熟知官场内幕并会帮主官出点子的人物。”那么,这个门子为什么能熟知官场内幕?并会在薛蟠一案中发挥如此重大的作用,曹雪芹要用这个人物表现清代官场怎样的现实?  相似文献   
9.
传统教参对《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文中贾雨村的人物形象评价颇多谥恶之词:“精于吏道,见风使舵,利欲熏心,老奸巨滑。”然而,笔者在教学巾却滋生了疑问。  相似文献   
10.
有人研究《陌上桑》,说罗敷夸奖的“夫婿”是一种“金头蚕”。有人研究孟浩然的《春晓》这首诗,说它的意蕴在于暗示人们在社会的风雨中青春容易消逝。对《最后一课》,有人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来审读它;对《蚊子和狮子》,有人从哲学的角度来分析它;对《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有人从法学的角度来理解它;对《捕蛇者说》,有人是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来阅读它;对《死海不死》,有人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讲析它;有人读《孔乙己》,欣赏它的“蒙太奇”手法;有人读《醉翁亭记》,品味它的“镜头”之美……这就是用视点变换、角度变化的手法来研究事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