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太原大学学报》2021,(3):28-36
恩格斯与蒲鲁东与其说是盟友,不如说是论敌。和马克思一样,他从哲学、经济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等领域对蒲鲁东学说展开了全面深刻的考究和诘问。恩格斯对蒲鲁东的态度经历了从肯定到批判性否定的转变,而这缘于他逐渐成形的、批判蒲鲁东的立论根据,即透视到蒲鲁东考察社会问题内隐着的伪辩证法和唯心史观,揭露出蒲鲁东在经济学方面的拙劣造诣、形而上学的法学观和改良主义实质的革命观。  相似文献   
2.
法国19世纪思想家蒲鲁东写过一本书叫《贫困的哲学》,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是一种制造贫困的哲学。马克思针锋相对地写了一本书叫《哲学的贫困》,批判前书的唯心史观和改良主义思想。今天的哲学虽不再“贫困”.但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似乎有些“冷酷”。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对蒲鲁东的批判,与其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和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历史地看,从《共产主义和奥格斯堡〈总汇报〉》到《神圣家族》,马克思批判地吸取了蒲鲁东理论的积极因素,逐步实现了其批判对象的转换,即从批判哲学、国家和法转向批判所有权和市民社会;从《哲学的贫困》到《资本论》手稿,马克思以蒲鲁东的理论缺陷为参照,不断深入到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当中,并实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化。  相似文献   
4.
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对以蒲鲁东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学和哲学中的错误进行了批判,揭露了蒲鲁东对黑格尔辩证法的误解,揭示了他对历史的误解以及这种误解产生的根源。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对以蒲鲁东为代表的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进行了批判,这两部著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基础是以大工业生产实践为基础的现代经济社会,近代对这个社会真正作出科学理解的是经济学,新哲学以经济学为基础实现二者的内在同一是历史和逻辑的必然。蒲鲁东是第一个自觉地将哲学经济学化、经济学哲学化努力的思想家,他对马克思实现哲学的经济学转向具有重要启示和推动力。哲学和经济学的内在融合构成马克思真正实现总体性全方位的理论革命的基础。马克思哲学就是经济哲学。  相似文献   
6.
针对那种认为科学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是"同祖"、"同根"、"同义语"的说法,本文致力于用历史事实澄清是非,指出社会民主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的鼻祖是拉萨尔、蒲鲁东,其根是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和科学社会主义截然不同;即使在19世纪70 ̄9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因为形势的发展变化而暂时容忍"社会民主党"的名称时,仍然指出这个词是不确切的。所以,社会民主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绝不是同义语。  相似文献   
7.
J.B.福斯特认为马克思的生态理论主要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共产党宣言>这两部著作之中.紧密结合劳动异化来分析自然异化;强调自然异化是人为造成的,具体地说,是由私有财产和金钱的统治造成的;提出自然异化给人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使人丧失掉基本的生活要素;力主通过"联合"的道路来消除私有制,进而消除自然异化,构成了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生态世界观的主要内容.J.B.福斯特驳斥了一些西方学者把<共产党宣言>说成是"反生态"的种种误解,强调正是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把关于建立与自然的可持续性关系的思考作为"关于共产主义建设论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的一些核心理论实际上在<共产党宣言>中已经形成,这就是:所有生态问题都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姜笑君 《新闻前哨》2011,(12):101-101
"日拉丹式宣传"是恩格斯归纳的法国记者艾米尔·德·日拉丹(emile de Gi-rardin,1806-1881)的宣传方式。这种宣传的特点在于耸人听闻的猛烈抨击和揭露,鼓动内容广泛,经常造成轰动效应。1851年,恩格斯在评价法国社会主义者比·约·蒲鲁东的著作《19世纪革命的总观念》时说:"书中招摇撞骗的货色是很妙的。第二部分,从《清算》开始,把日拉丹式的宣传和施蒂纳式的吹牛熔于一炉,实在无人能比。"  相似文献   
9.
蒲鲁东在面对人类社会的贫困问题时,在《贫困的哲学》中总结了十个方面的原因,最终将贫困的根源归结为所有权,他试图通过“构成价值”来实现平等交换,构建一个绝对平等的社会。然而,其反贫困理论却存在着三个方面的根本缺陷:以唯心主义的历史观来推演人类社会;将黑格尔的辩证法机械化为简单的正题、反题、合题的公式;在摆脱贫困的现实路径中恐惧革命而崇尚“文火”。与之相反,马克思则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高度,从现实经济关系出发来分析人类社会的贫困问题,批判并解构了蒲鲁东唯心主义的经济范畴,初步阐明了其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观点,指明了无产阶级的解放之路。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运用已经形成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了蒲鲁东“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但是对经验事实的描述只能驳倒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不足以动摇其内在逻辑.历史唯物主义要真正超越历史唯心主义,必须说明现实历史的意义.此时的马克思由于经济学研究的滞后,未能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内容,无法从现实的物质生产中揭示出人类解放的意义,不足以彻底驳倒蒲鲁东的内在逻辑,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仍有待深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