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郭东辉 《新高考》2006,(11):28-29
【考点指津】1.归纳宋代政治主要内容:(1)北宋的建立和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2)北宋统治者采取多方面措施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但过分集权也带来严重恶果,造成"冗兵、冗官、冗费"局面,给北宋种下积贫积弱的祸根。(3)北宋中期,为摆脱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王安石进行了变法,终因遭到大地主大官僚反对而失败。(4)和战并存的民族关系。北宋同与其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和金之间有战有和,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2.
文学作品与时代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晚唐深州名士张读《宣室志》中的征兆类作品与晚唐政治紧密相关。张读假托种种荒诞不经的异兆暗示晚唐诸多名臣的命运,隐晦地表达对时政的看法,深刻揭露了晚唐时期官宦专权、牛李党争、藩镇割据种种政治乱象,揭示出唐代统治集团的昏庸与腐败,体现出晚唐文人对现实政治既悲观失望,又对唐王朝仍抱有些许期待的复杂心态。  相似文献   
3.
自陈寅恪先生首次从民族和文化角度出发,提出河北的文化与政治双重分立的观点之后,河北胡化说俨然成为研究唐代中期历史转折之一大确论。然而细究其说便会发现,河北胡化说作为一种带有一定主观色彩和人文精神的推论,在逻辑和论证方面都不能满足后续研究的要求。近20年来,学界对河北胡化说进行了以社会生活层面为核心的丰富和发挥,其思想趋势表现为弱化胡-汉二元价值的矛盾,转而以地域化为叙述重点。这就把对文化差异的讨论放到了地域史的范畴中,从而在更加微观的层面上深化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安史之乱严重削弱了唐王朝的实力,造成唐后期藩镇割据的局面,到9世纪初的时候,已有四十多个藩镇.据<新唐书·兵志>记载:他们"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削弱了中央集权,使唐后期的政局混乱不堪,并最终导致其灭亡.  相似文献   
5.
晚唐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皇室衰微,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朋党之争,诗人们不断经历体验家国动荡的悲凉,他们有心救国救民,却无力回天,这些  相似文献   
6.
柳宗元,河东(今山西永济市)人,20岁中进士。“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他和王叔文等人的“改革”,时称“永贞革新”。他们打击专横跋扈的宦官和藩镇割据,最终遭到反对而失败。王叔文被杀,柳宗元被贬永州……  相似文献   
7.
杜牧,字牧之,生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是中唐著名宰相、著有《通典》(历代典章制度)200卷的杜佑之孙。杜牧自小深受祖父影响,承继杜佑的经世致用之学(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并加以发扬,于"治乱兴亡之际,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  相似文献   
8.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以学科知识的教学为基础,因此深入研究学科知识,特别是厘清学生的一些认识误区具有重要意义。以唐朝藩镇割据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为例,学生中存在着将藩镇等同于藩镇割据、夸大安史之乱对藩镇割据的影响等问题。教师要认真分析上述认识误区出现的原因,运用严密的思维及严谨的逻辑,帮助学生排除认识上的误区,最终使学生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对历史形成相对客观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孙雅彬 《大学生》2015,(Z1):133
据说世界上最深刻的三个问题,经常由北大校门的保安提出,那便是:你是谁?从哪来?到哪去?在宋代,皇家近卫军在工作中也经常问别人这三个问题,虽然从个人生活角度,他们很少扪心自问。因为,他们除了作为一名战士应有的强烈的方向感,还始终有着极强的存在感。比之一般作战部队,禁军,特别是禁军中的核心部队作为拱卫京畿的王牌军,都是高富帅。按照《宋史》的说法,“萃精锐于京师”,以此扭转唐代藩镇割据、内弱外强的不利局面。禁军内部,又细分了很多等级。皇帝身边的中央警卫团被称为诸班直,身高均在1.8米以上,虎背熊腰之类的词就不多说了,究竟有多厉害大家自己想象。  相似文献   
10.
唐代前期人口不断增长,至玄宗天宝末年达到顶峰。安史之乱后,全国人口出现了剧烈下降,而后伴随着长期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人口增长缓慢,而且波动明显。造成唐中后期人口损耗严重的原因很多,但藩镇割据的特殊政治格局,战乱频发,是导致唐朝中后期人口损耗严重、人口数量恢复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藩镇割据导致的战争、灾荒、徭役直接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损耗;藩镇割据导致的人口迁徙流亡、户籍隐漏,对人口数量的"名义"损耗也有相当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