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7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封面故事     
《青少年日记》2011,(1):19-19
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相似文献   
2.
《舜典》存在着不少用五现象,它与其他文献共同反映了虞舜用五的文化现象,这种用五的文化地理区域应该在上古海岱东夷文化圈内。由此也找到了我国古代尚五的文化渊源并据此进一步肯定《舜典》的文献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3.
春节俗称"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祖祖辈辈沿袭相传的风俗里,只有过年才是新年的开始。辞旧迎新,万物复始,在这象征幸福吉祥的节日里,忙碌一年的人们从四面八方回家团聚,围炉把酒,拜年叙旧。"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在一年最期盼的节日里卸下往日的疲累,踏上未来的征途。传说春节由虞舜时代兴起,人们欢庆丰收喜迎岁首,  相似文献   
4.
杭州玉皇山路上的中国丝绸博物馆正在举行"华美致远—中国外销丝绸的风貌"展览,展出的都是中国风的外销丝织品。展览以各种图照、实物展示了十八、十九世纪前后中国专为外销设计、生产并输出到世界各地特别是欧美国家的丝绸织绣品,从中显示出中国丝绸文化的丰茂灿烂。中国刺绣起源很早。虞舜之时,已有刺绣。东周已设官专司其职,至汉已有宫廷刺绣。自汉以来,刺绣逐渐成为闺中绝艺,一些著名刺绣家在工艺美术史上也有了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5.
究竟如何给夏朝建立之前的历史人物虞舜的形象准确定位?史学界、艺术界见仁见智,莫衷一是。论文试从武艺的角度切入历史,探讨供奉在九嶷山舜帝陵里的持剑舜帝铜像的历史真实性和艺术独创性,力图从史料中发掘舜帝身上的尚武元素,并结合历史背景分析舜帝武艺形成的主客观条件和于家于国所起的重大作用,与读者一道去"发现"(其实是"还原")包裹在虞舜仁德灵魂之外的勇武之躯,以便重新深刻认识虞舜的外在形象与内在特质,将一个武功卓著的虞舜形象推介给大家。此外,论文还涉及了对"中国梦"与"尚武精神"紧密联系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李凌 《寻根》2006,(2):30-34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这是毛泽东在《七律·答友人》一诗中的名句,说的是一个古代的故事:唐尧将他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虞舜,后舜外出巡视,死于苍梧,她们二人赶到南方,哭得死去活来,泪染竹子成斑,因称斑竹或潇湘竹。后来她们二人俱投江而死。《列女传》、《博物志》、《述异志》等俱有记述。过去许多人认为娥皇、女英二人自杀是忠于爱情的表现,实际上,这是中国建立起夫权社会后,妻子为夫殉节的一个反映。位于甘肃、青海地区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和位于山东、苏北一带的大汶口文化,都先…  相似文献   
7.
正《八板》、《六板》和《虞舜薰风操》这三首不同曲名的乐曲,都是《八板》的异名同曲,所不同的是《八板》是68板、《六板》是60板、《虞舜薰风操》是48板。《八板》也称《老八板》(它与加花乐曲并用时才称它为《老八板》),乐曲的曲名是根据每一乐句都是八板(八拍)而得名,一乐句俗称"一大板"。《八板》全曲有八个大板,在第五大板后加四板。民间传说:(1)象征四方即:东、南、两、北:(2)象征四季即:春、夏、秋、冬。全曲  相似文献   
8.
传说中的“舜歌《南风》故事,透露出重要的历史信息。虞舜在历史传说中,是一位有孝行、布仁德、躬藉处苦,爱民勤玫、明哲贤能,集宗法社会诸多美德于一身又建立了地辖“九州”的王朝,实现了天下大治的“圣王典范”,还是一位蛮荒南国的开辟者,文明南国的首创者。实际上综合体现了春秋至两汉的儒墨道法诸家,主要是儒家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思想的“虞舜文化”,曾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面文化旗帜。  相似文献   
9.
《史记》认为“天下明德皆虞帝始”,从现代观点看,就是认为舜帝全面完成了缔造中华明的伟大工程,作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的贡献。具体可概括为四个方面,其一,实现了中华民族南北融合和团结;其二,完备了早期国家体制,其三,树立了传统伦理观念和制度,其四,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性格。  相似文献   
10.
舜的南巡很可能是从今之山东出发向西南方向进发,经今之安徽蒙城一带,再向西南行进,进入今之湖南天门一带。而后南渡汉水、长江,再沿湘江南下,就到了今湖南与广西交界的苍梧。在对三苗进行了一番安抚之后,客死在这个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