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4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校园足球》2014,(1):7-7
【正】今年铁道部实施学生票不受预售限制,童鞋们发现售票后,几乎所有日期的卧铺车票均显示已售空,硬座车票也所剩不多,铁路部门一放到底的发票行为遭学生集体吐槽,这是逼我们走回去啊!于是乎,童鞋们归心似箭的心情几乎都被"一票难求"困扰,乡愁成了一张小小的火车票,"痛并快乐着"的童鞋们感叹"蜀道难,难不过火车票",许多和春运有...  相似文献   
3.
<正>当语言这面大旗飘扬在我们的大脑里的时候,那些深刻的生命体验以及丰富的心理内容也必然随之云涌。而将其表现之的欲望又让我们有抒写的快感。于是,关于语言,人们各抒己见总结、下定义。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就有一个著名的定义:"语言是纯粹人为的,非本能的,凭借自觉地制造出来的符号,来系统的传达  相似文献   
4.
李白"谪仙"称号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来到长安,遇见贺知章。贺知章读到他的《蜀道难》,人为赞赏,称他为“谪仙”。从此,“谪仙”称号就与李白紧紧的联系到了一起。  相似文献   
5.
杨敏 《学子》2015,(3):50-51
一、美,在单一的教学现实中遁形《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诗歌集音乐美、绘画美、意蕴美于一身,自然要承担起美育功能。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中学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如下:1.以讲代读,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依然走传统教学的老路,根据教学参考书,把诗歌  相似文献   
6.
例说卷Ⅱ一、典型题例分析近年来,全国新课标卷II考点与难度趋于稳定,但对广大考生来说,每年的古诗文鉴赏题依旧难度大、得分低,是一道重要关卡。为了能在备考的有限时间内高效提高阅读鉴赏能力,考生首先要明确《考试大纲》对古诗鉴赏考查的能力要求:语文学科高考《考试大纲》对古典诗歌的考查定位为"鉴赏",规定了考试的两个目标: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前者从"怎么写"的角度考查,突出诗歌创作的手段;后者从"写什么"的角度考查,突出诗歌创作的目的。能力要求等级为D级。  相似文献   
7.
魏清妍 《语文天地》2015,(10):40-41
古诗词鉴赏向来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也是学生知识掌握的一个难点。读懂古诗词,是诗歌鉴赏的前提,也是诗歌备考中的基础环节。那么,怎样才算读懂诗词了呢?首先要明白诗词的表层意思,即能理解诗句的大意,明确诗歌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等要素;其次要深入领会诗歌的深层涵义,赏析诗句营造了什么意境,表达了什么情感,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等。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在短时间的阅读中,轻松读懂一首古诗词呢?  相似文献   
8.
"文化负载词",又称词汇空缺,即原语词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对应语(包惠南等,2004:10)。因此,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一直以来都是翻译的一大难点。本文从关联的角度对唐诗《蜀道难》的英译本(许渊冲译)中地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分析,试图找出如何将原诗中的信息意图或交际意图准确有效地传达给译文读者,实现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9.
写人、记事、议论和抒情类的文章常常用单也直入法来开头. 单也直入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属于开门见山的一类.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