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8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情散曲主要抒写对世俗社会人生的摒弃,警醒世人摆脱尘俗,也表达出作家无欲无求,归隐山林的思想。道情曲因其主旨而总是显得有些悲观失望,但对人世和人生的思考更为深广。粪土王候、名利、富贵的傲岸精神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其独特的视角丰富了我们的文学宝库。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位杰出的口才家,晏子的辞令艺术在外交、讽谏及日常生活中都有出色的表现。其外交辞令往往能够针锋相对,以牙还牙,又很注意分寸和火候;其讽谏辞令,讲究说话态度和方式的巧妙把握,使对方易于接受,最终达到讽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期终考试的成绩刚刚出来,一个平时表现优秀的学生满面愁容地诉苦说:“董老师,我的成绩很不理想,无法面对含辛茹苦的父母,也对不起您的信任,我心里乱得很……”我望着他伤心的目光,本来想好了的训斥的话,不禁随风而逝,只安慰性地说:“没关系,谁都有发挥失常的时候,下次再努力吧,我等着你下次考试的好消息。”我料想,这些安慰性鼓励性的话,一定会让他阴转多云,甚至阳光灿烂,进而乐得颠颠地跑了。没想到这位同学却原地不动,板着涨得通红的脸,生气地说:“董老师,我之所以把我的苦恼向您诉说,是因为我敬重您,敬重您的严格…  相似文献   
4.
5.
《教育》2012,(7):16
袁新文在2012年3月2日《人民日报》撰文指出:"‘我没了想法’——这就是中国许多学生十几年呕心沥血‘被教育’的结果。我们唯一会做的就是在‘说说你的想法’的题下默写出‘标准答案’,然后在‘姓名’栏大笔一挥签上自己的名字,表示这是‘我的想法’,然后屁颠儿屁颠儿地交卷子等着发回好成绩。""老师对上课的理解从来就是‘我把我的想法’  相似文献   
6.
《文心雕龙》作为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巨著,它对中国的文学是总结是归纳。总结的是前世的文学创作,其中对于孔子修《春秋》所使用的"春秋笔法"有其独到的评论,并且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春秋笔法在当时的发展;归纳的是文学创作方法,在其中显现了"春秋笔法"作为一种创作原则对于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祁建 《传媒》2005,(8):24-27
美国微软公司的老板比尔·盖茨总是这样告诫他的员工:"我们离破产仅剩半年时间."如此让员工警醒,是把"危机感"在员工的头脑中深深扎根.北京的报业要改革、要发展,首先需要建立这种危机意识.中国不太长的改革发展史已充分证明,市场充满竞争,竞争造就机遇,机遇萌发生机.  相似文献   
8.
西周时期,周礼由形成走向成熟,这一阶段是中国历史上最讲“礼”的时期,特定的礼仪文化使时人对君王的献诗讽谏大都以一种微妙深曲的方式呈现出来:或以美为谏,把谏、戒、刺的含义隐藏在一片颂美之辞中;或于曲意逢迎中微露讽谏之意;或用善意引导、旁敲侧击的方式加以暗示、启发;或陈古以刺今,以希君王观古而悟今.这就是《毛诗大序》所言的“主文谲谏”.这种献诗方式的形成是由周代礼教制度决定的,是周礼在文化上打下的烙印.到了西周后期厉王、幽王时,礼乐渐趋崩坏,才出现直刺方式的献诗讽谏.然而西周中、前期形成的“主文谲谏”的献诗方式一直延续到春秋时期.  相似文献   
9.
扬雄的汉赋观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以讽谏说为主体,其他观点皆由此推演而成。扬雄的某些观点是终生一贯的,如汉赋讽谏说,屈、马高下论,模拟说等;而有些观点则有着前后期的巨大差异,如"神化"说,"丽则"、"丽淫"说,汉赋价值说等。扬雄晚年鄙薄、否定汉赋,有着多方面的深刻而复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河西学院学报》2017,(3):76-79
贾植芳上世纪30-40年代的战争小说,继承了鲁迅等"五四"作家强烈的批判意识,通过对苦难中个体生命日渐虚弱、堕落的鞭挞,表达了对灵魂向暗陬处坠落的反抗和对灵魂堕落的警醒。同时,这些小说创作在特定历史情境中又异于鲁迅等人,通过对潜藏在人民中间,特别是广大乡村里不可磨灭的民族力量的描写,表达了对民族力量和民族文化根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