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子才 《新闻窗》2005,(2):27-27
文章以情动人。几千年来,弄笔之士人人知道此理,但终因囿于天赋,或识见不博,或方法不对,或实践不笃,多数做不到这一点。而做到了的人,因文章有强大感染力,便成大手笔。清代顾贞观的《金缕曲》二首,历来被人赞颂,流传久远,堪称绝唱。  相似文献   
2.
五代文人韩熙载南奔归吴,辅助徐知诰代吴自立,建立南唐。他年轻气盛,积极主张北伐,但与烈祖李昪保境息民的国策相左,遂感理想失落。中主李璟即位后,韩熙载积极参政,审时度势,并且与宋齐丘等奸佞展开斗争。后主李煜时期,韩熙载目睹南唐国势衰颓,难以匡救,故此表现出疏狂不羁的性情举止。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真实再现了韩氏竭尽声色欢娱的情状,而其背后,则又潜藏着他身处南唐政坛旋涡之中身不由己、以自污而避祸的内心隐衷。  相似文献   
3.
识见     
蒋骁飞 《学习之友》2014,(10):41-41
明人宋懋澄《与洪二》云:“自七岁以至今日,识见日增,人品日减,安知增非减而减非增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阅历会增多,社会经验逐渐丰富,此之谓“识见日增”;但恰恰因为见过的人和事太多,又容易使人老于世故,变得圆滑,丧失纯真的赤子之心,没有了棱角和锐气,此之谓“人品日减”。一增一减,有得有失,人生因此而沧桑。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写作人才学的角度,论述了写作成才的七种障碍因素,对于写作爱好者早日成功,具备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所大学学术特色的生成,固然与教育体制、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关,但是,从根本上讲,大学特色的生成与大学领导者及学者对学术观念、学术理念、教育理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民国时期,私立南开大学学术特色的生成便与当时的校长张伯苓及学者何廉等人的识见关系莫大。本文试图对此教育现象做出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全展的《传记文学:阐释与批评》是一部卓具识见的理论文集,具有如下三个鲜明特点:开放宽阔的学术胸襟,探索、发现与不断建构新理论的追求,批评的睿智与胆识。  相似文献   
7.
一位好教师要在自己的学识上下功夫,有过硬功底,给学生以良好的影响。广泛阅读,博采众长,建造自己的基本知识框架,用理论把它统率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是使知识丰富、基础坚实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吴曾祺"主于识见"的写作理论为论题,首先分析出,其将"识见"的积累视为从事文章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并将对"经"、"史"、"子"、"骚"的学习视为积累"识见"的必要途径。然后重点挖掘和分析吴氏依据"经"、"史"、"子"、"骚"的不同特点而提出的相应的学习之法。希冀为今天的读书和写作提供借镜。  相似文献   
9.
新闻标题应该产生动势、应该"动化",多年来,人们对这一识见的确认可谓坚定.但在论及这一问题时,指出的最常见的路数却是极其有限,多强调的是,要想表现标题的这种动态,必须在选用最确切、最有个性的动词上下功夫.这一做法当然卓有成效.因为,动词最富有活泼、生动的因素.只是,这一做法还远远不够.笔者认为,事物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新闻的本源就是变动着的客观事物,新闻即是变动着的事物的反映,新闻应该是一幅"动态画".而要想臻于这一境界,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探索.  相似文献   
10.
胡适在《白话文学史》等著述中关于唐诗的见解在唐诗学史上不容忽视。他以白话诗为题评介初唐诗人,考证论断王梵志是初唐诗人;以乐府新辞与歌唱自然为题肯定高岑、王孟;用社会学的、历史的、文学的眼光来解释“盛唐”,着重评价李杜,并褒贬元白等中唐一批诗人,尽力挖掘唐诗中的幽默因素,批评缺乏艺术感染力的作品,表达了新的见解。但他的唐诗研究带着鲜明的政治功利色彩,与他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和提倡白话文的文学革命紧密相关,产生了偏激与附会,如反对律诗等,是明显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