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0篇
教育   328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3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嵘《诗品》将与他稍早的南齐诗人王融列居下品,其对于王融多称表字,引起后人争议。《四库全书总目·<诗品>提要》最早提到这一问题,但给出的解释显得含混。结合齐梁易代之史实,钟嵘之所以称王融表字,既非有所私尊,亦非避齐和帝之讳,而是避梁武帝之忌讳。  相似文献   
2.
《毛诗序》和《诗品序》都是我国古代诗论的专著,在“诗的国度”的我国长期的诗歌创作和评论中,都产生过久远深厚的影响。它们问世的时间有先有后,但在文学观念上却不能视为“衣钵相承”之作。本文从四个方面评价和比较了它们的文学观念。  相似文献   
3.
诗以有意境而自成高格,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诗是心灵之声,有意境则自有诗美诗,高度凝练才有韵律之美,诗品源于人品;诗道唯在妙悟。  相似文献   
4.
历年来关于《二十四诗品》的美学研究是层出不穷的,从架构美学到思想美学到生态美学到诗歌美学到理想美学等等,这种高度理论性的美学研究使得整部著作更加具有魅力性。但是这种提炼浓缩后的理论升华在无形中也附加上了论者们的美学理想,使得《二十四诗品》美学价值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膨胀"的现象。文章将从美感体验出发,旨在挖掘分析能被直接感知的朦胧美和美的朦胧负担,让《二十四诗品》的美变得更加有迹可循。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每一品内容及其审美特征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并联系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审美传统,特别是唐诗的创作实际,研究了其所描绘的意境风格特色,以便更加正确地理解和认识《二十四诗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晋虽不文,人才实盛."在众多的文学人才中,河北籍名家有张华、张载、张协、石崇、欧阳建、束皙、刘琨、卢谌、许询等人.三张为"太康文学"的领军人物,刘琨、卢谌为"永嘉文学"的代表作家,许询为东晋著名的玄言诗人.石崇、欧阳建为"二十四友"重要成员.束皙诗文的"俗化"则代表了西晋非主流文学的一端.本文主要依据<文选>、<文心雕龙>、<诗品>的有关论述,并适当援引前哲时贤的见解,探讨他们的诗文特点.  相似文献   
7.
从序文形式与内容两方面 ,辨说《诗品下·序》疑难问题。其中 ,专节辨明有关诗歌创作的自然声律理论 ,贯通古今作出综合考察与探索 ,有助于古文论的现代“转化”与钟嵘诗论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许文雨《钟嵘诗品讲疏》曾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赞誉,但是,若以他“苛察”陈延杰《诗品注》和古直《诗品笺》之态度评之,其疏漏也可用“十”计:一曰不明“主王”,二曰不解句读,三曰不考而信,四曰前后矛盾,五曰诗作失察,六曰人事失考,七曰引述失正,八曰不明文意,九曰不重校勘,十曰不知阙疑。本文即对此十弊作出举正。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从司空图的生活环境和诗学背景重新认识(诗品》的价值,主要从创作的观察体验、艺术人格的修养、审美态度的形成、艺术境界的生成、艺术结构与语言的安排、风格的造就等方面,发掘其理论意义,认为该作的生成是对唐人诗学创作经验的隐性总结。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