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28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53篇
教育   21526篇
科学研究   974篇
各国文化   174篇
体育   646篇
综合类   1028篇
文化理论   160篇
信息传播   1628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319篇
  2022年   271篇
  2021年   317篇
  2020年   288篇
  2019年   295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333篇
  2016年   460篇
  2015年   945篇
  2014年   1938篇
  2013年   1352篇
  2012年   1665篇
  2011年   2068篇
  2010年   1806篇
  2009年   1796篇
  2008年   2157篇
  2007年   1659篇
  2006年   1322篇
  2005年   1067篇
  2004年   1026篇
  2003年   999篇
  2002年   964篇
  2001年   795篇
  2000年   704篇
  1999年   310篇
  1998年   222篇
  1997年   174篇
  1996年   140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116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易以学教学观,以内外因方法论为哲学基础,在论述自主学习、他主学习、动机转化、合力学习等机理的同时,建议采取限教让学、合力学习、时空拓展、引学方式等策略,注重教与学的平衡与融合,从而把教学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2.
符号-结构诗学认为虚构造型是文学手法最基本的文学性。本文用符号-结构诗学方法考察苏轼《百步洪》文本,探讨苏诗以怎样的文学手法类型以及文学手法组合形成"以议论为诗"的深层结构,从文学性角度为其辩护。  相似文献   
3.
4.
5.
6.
咸丰、同治年间,郑献甫遭遇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被迫在"两广"地区躲避战乱。他的诗文记录了乱世百姓的悲惨遭遇和社会的千疮百孔,对自己"流亡"的人生经历呈现出"不幸"和"幸运"的双重情感认知。从历史事件和文学创作的关系考察郑献甫的诗歌创作,可以发现乱世不仅使他的文学创作、个体情感发生变化,而且使他的诗歌风格由闲雅向"志士之诗"转变。郑献甫长达十年的避乱生活对"两广"地区的人才培养和学术交融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8.
美德的产生需要行为合宜、同情得宜、激情适宜三个条件同时满足,而当前高校大学生的美德教育则没有对上述内容给予足够重视,从而产生了一些问题。高校大学生美德教育应依据美德产生的三个条件展开。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美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关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定义、功能的新思考(上)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黄宗忠 《图书馆论坛》2003,23(6):4-12,25
主要对确立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重要意义、原则、19世纪以来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过程、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是什么、新中国成立以来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研究与评价、图书馆学定义、图书馆学功能等问题进行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10.
波眠是生长在甘肃陇南地区的一位诗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波眠的乡土以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感悟表现了与这块土地上父老乡亲同体共命的感情。“倾诉与呼唤”是波眠乡土诗的主旋律。在艺术上 ,波眠的诗表现为特色鲜明的乡村事象与独特生命体验的同构谐生 ;同时 ,波眠的诗是凝重的 ,但一些诗在凝重中却又给人以孩子般的天真与清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