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8篇
  免费   3篇
教育   2307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25篇
体育   39篇
综合类   61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20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243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从金圣叹的评点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学阅读活动,是接受主体和接受客体双向建构的过程,从无到有,从有到无,有无相生二者相互依存,意味着事物在矛盾和转化中不断产生新事物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初中语文课本选编了不少优秀的古代诗文名篇。教学古诗文,善于从事物的联系中去把握课文内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明金 《新职教》2000,(7):22-22
每门课程都少不了作业。作业的批改、评点是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成效、学习态度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几年来,我认真进行作业评点,并做了某些探索和尝试,深深感到:作业评点并非低层次、可有可无、不登大雅之堂的“小儿科”。它是一种生动、有益的教学方式,不仅补充了课堂教学的不足,更重要的是能真正鼓舞和激励好学生,鞭策和惩罚差学生,进而培养学生形成崇尚知识、刻意求新的良好学风。实践表明,作业评点除能帮助教学外,甚至对学生学会做人也产生重要的影响。一、作业评点是教与学的结合点每一位老师都希望自己的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了解老师的教学效果,可从课堂提问、同行听课、学生测评,甚至通过考试来达到。但这些子段不  相似文献   
5.
尽管《艳诗集·序》对“诗非得窥圣旨,不敢刊行”这一政策表示不满时,只明点了李、陈两个朝代,但并不意味着到了黎朝,这种情况有了改变,其实,到了黎明,对诗刊行实行严格的检查制度,不仅没有废止,相反更发展到了朝廷垄断诗坛的局面。越南黎明  相似文献   
6.
《向峰文集》已出到六卷,洋洋洒洒三百六十万字,体大精深,不仅有学术论著,还有诗文作品。从中既可看到作者逻辑思维的超迈历程,又可以窥视作者心灵情感的逍遥游迹。在我们现实的学术教育界,既是理论成果卓著的学者,又是诗文作品成系统的诗人作家,是很难得之才。向峰先生是我的老师,他的主要著作一直是我的教本,有的甚至是枕边读物(如《古典抒情诗鉴赏》)。他的道德文章是永远值得我学习的。他教书育人一丝不苟,读书写作锲而不舍。  相似文献   
7.
8.
田作 《语文知识》2000,(4):38-39
渠,在许慎所著《说文解字》中,注为“水所居”。这是它的本义。但在古诗文中间,“渠”作为代词“他、它”出现的频率也较高,如不了解这个用法,单凭字面意思望文生义,便会造成理解错误,甚至闹出笑话。请看下面几例: 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有“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宋·杨万里《插秧歌》中有“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插秧只不答”;宋·朱  相似文献   
9.
高启是“吴中四杰”之首,也被誉为明代第一诗人;唐寅则是“吴中四才子”中代表人物,二人诗歌影响远出吴中地区。高启到唐寅的诗风变化,体现了吴中诗歌的演进的趋势,也具有开启或复古或性灵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摆在您面前的《教你读诵古诗文》一书,是容理诚、郭铭辉先生编著、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学辅导读物。论其学术含量,也许并不算重,然而它对读诵古诗文的指导意义却是显然易见的。从古至今,那些国学大师和学界骄子们,哪一位不是从熟读、记诵发蒙而步入学林的?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积淀着丰富的遗产,其中有封建性糟粕,但更不乏精华,尤其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有许多可以借鉴的地方。就说熟读、记诵,它符合人们学习汉语文的规律,特别是对古代诗文,它至今依然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长期以来,我们对此一直众说纷纭,甚至冠之以“呆读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