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中国诸葛菜属(十字花科)新分类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
根据GenBank发布的基因序列,设计PCR引物,分别从诸葛菜(Orychophragmus violaceus)的花瓣基因组DNA和cDNA克隆到查尔酮合成酶基因,并定名为OvCHS,序列已上传至NCBI数据库,登陆号为EF408918。序列分析表明,OvCHS基因的基因组全长为1263 bp,具一个75 bp的内含子,编码区全长为1188 bp,编码395个氨基酸。与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查尔酮合成酶基因AtCHS比较发现,两基因编码区有135个碱基不同,相似性为88.64%,氨基酸序列中仅16个氨基酸残基的差异,相似性达95.95%。  相似文献   
3.
魏平柱 《襄樊学院学报》2011,32(9):25-27,31
产品开发与传统文化结合,才能焕发生机,做大做强。襄阳大头菜复称孔明菜,借诸葛东风,利用新工艺,不仅拯救了频临绝境的产品,而且使之走出省域,远销海外,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利益。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在我国分布或栽培的5属、41种和变种的芸苔族植物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的染色体数,其中15种和变种是新报道。个别种类的数目与以往的报道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5.
探究不同移栽密度对诸葛菜的生长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确定适宜的移栽密度,为沿淮地区诸葛菜高产栽培提供参考。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置五种不同的移栽密度(11.68万株/hm~2、14万株/hm~2、16.33万株/hm~2、18.66万株/hm~2、21万株/hm~2)的处理测定诸葛菜的生长指标和产量指标。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诸葛菜的株高、无效分枝、主花序有效长度、主花序有效角果数、秸秆干重、每角果粒数及产量均呈现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而根颈粗、千粒重、二次分枝数等呈现下降趋势。在江淮地区诸葛菜种植密度为16.33万株/hm~2时,产量达到最高为674.09 kg/hm~2。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诸葛菜的生长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确定适宜的施氨水平,为沿淮地区诸葛菜高产栽培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五种不同施氮量尿素(0 kg/hm2、110.00 kg/hm2、143.33 kg/hm2、176.67 kg/hm2、210.00 kg/hm2),测定诸葛菜的生长指标和产量指标.结果:不同氮肥处理间诸葛菜的株高、主花序有效长度、主花序有效角果数、二次分枝、秸秆干重、全株有效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和籽粒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余指标未达到显著水平.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诸葛菜的株高、根颈粗、二次分枝数、主花序有效长度、主花序有效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及秸秆干重均呈现增加趋势,而全株有效角果数、千粒重、产量等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趋势.结论:沿淮地区诸葛菜施氮水平为176.67 kg/hm2时,产量达到最高为796.67 kg/hm2.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