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8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庆谈判”从开始至最后达成协议历时43天。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可是墨迹未干,蒋介石便挥起他的指挥刀,杀气腾腾地指向了解放区。11月8日至26日,国民党在重庆召开的高级将领会议上,蒋介石指着墙上的军用地图,眉飞色舞地说:“近一个月来,我军收复了许多战略要地,控制了许多铁路干线,以这个速度,我们在三个月或半年之内就可以消灭共产党”。11月以前,浙东、苏南、皖东、湖南等五个解放区,相继被国民党攻占。事实已使蒋介石假和谈真内战的面目暴露无遗了!…  相似文献   
2.
宗族、乡村基层的行政力量、基层派出所、基层法院构成了乡民社会纠纷调处的基本结构。这种调处结构在很多时候形成了一种调处网络,乡村民众的利益纠纷往往需要这种网络调处机制才能进行有效调处。在这种网络之上,还包括中国行政体制中的各层政府职能部门的干预,尽管这些政府力量干预的纠纷往往是所谓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但其仍然构成乡民社会利益调处的重要机制。这种涵盖多层政府行政力量的综合干预在乡民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中表现尤为突出。岩兜村改革开放以来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具有多目标化、多层次性特征,在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调处中也呈现越级干预特点。应对乡民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应该整合多层次调处力量,优化调处机制,更要在现有调处机制之外求解,以维护乡民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3.
转型时期的非直接利益冲突与社会矛盾互构,表征着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的新特点。由于社会的多元性和差异性,冲突参与者、执政者及社会公众的认识水平和行为逻辑并不一致,唯有立足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国情,才能建构起合理的矛盾调处机制。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劳动争议的多发问题,根据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现状分析,提出了科学调处劳动争议纠纷的必要性、调处原则以及处理当前劳动争议纠纷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息讼思想源于春秋战国,形成于汉代。儒、道、法三家的息讼思想及其传播是中国古代息讼思想之源。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农业经济对劳动力的过度需求,是息讼思想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根源。统治者对教化的推崇,对礼让止讼的赞许,是息讼思想形成的政治根源。诉讼结果的不确定性是息讼思想产生的内在根源。  相似文献   
6.
7.
张萍 《武陵学刊》2022,47(1):106-114,130
清末民初之际社会动荡,盗匪频出.徽州社会满目疮痍,物资匮乏、人心惶惶,围绕有限资源的纷争不断.为稳定地方秩序,徽州历届政府一方面依托宗族、保甲乡约等社会组织及时化解纠纷.另一方面则借助司法审判与户籍管控等措施加大对纠纷的防范与治理力度,并及时革除社会陋习,净化社会风气,提升治理实效.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社会矛盾将在一定层面一定范围以不同的方式不断呈现,如何应对并化解社会矛盾,建立和完善化解社会矛盾的法律调处机制势在必行。为此,必须深刻认识建立和完善化解社会矛盾法律调处机制的现实意义,分析当前社会矛盾的主要特征及成因,解析化解社会矛盾法律调处机制的路径,科学立法、公正司法、依法行政,并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达到社会矛盾的法律有序调处,以从根本上、多渠道、多角度地解决社会矛盾和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9.
西部农村农用地流转:权益矛盾及调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部农村农用地流转,在乡镇政府、村委会、农户以及外来业主等权利主体之间,存在着流转主体、合同期限、面积认定、利益分配、法律限制、政府优惠等多方面的权益矛盾。能动适用相关法律,妥善调处各方矛盾,实现各方共存双赢,才能保证西部农村农用地有序流转,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山西军阀阎锡山为推行新政而倡导实施村治,息讼会是“山西村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调解村民之间民事纠纷的组织机构,其目的在于维护乡村社会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