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谐谑"即诙谐逗趣,我国戏剧在诞生之初就蕴含了这一重要的元素。滑稽调笑,谈言于微中其本身即为一门艺术,将这门艺术融入戏剧,以其独特的形式展现戏剧的内容,往往比"歌"、"舞"更具吸引力。从上古至五代的"优人优戏"到唐之"弄参军"、宋之"滑稽戏",都体现了这一传统。  相似文献   
2.
3.
《谐铎》中颇多谐谑之作,不但数量可观,而且名篇迭出,特色独具,沈起凤自觉地追求谐谑而且是一位制造谐谑的高手,谐谑表现手法多样,功力深厚。谐谑表现是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的产物,它的使用能让作品亦庄亦谐,雅俗同欢,智愚共赏,实在是小说深受喜爱的重要根由。  相似文献   
4.
略论稼轩谐谑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辛弃疾是宋代现存词作最多的一家,其词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然而前人于其词风多注意到“悲歌慷慨”与“委婉清丽”两种,至于其诙谐戏谑一类的作品则很少留意。章从辛弃疾谐谑词的内容入手,对其谐谑词作进行了简单的归纳,并对其特点与成因给予初步的分析:认为稼轩谐谑词具有幽默诙谐,谑而不虐;寓庄于谐,笑中含悲,精心用典,不拘一格,以为词,俚俗并用的特点,稼轩的传奇经历,悲剧命运与独特性格是其谐谑词的直接成因。  相似文献   
5.
家庭在社会和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家庭中的语言交际存在着隐患,中国人口自杀率的增加,可能与此有关。本文力图通过对目前我国家庭交际中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并提出了家庭交际中应注意的一些原则和方法:即充分尊重对方的原则、平等原则、谐谑原则、隐私原则和诚信原则。  相似文献   
6.
俳优小说为“谐谑文学”文体之一,其渊源与谐谑文学各种文体都相关;俳优小说兴起的现实土壤,主要有汉魏晋之通脱、玄学和佛学三种风尚;俳优小说的品格有大俗大雅二重性,具有深刻的文学史和审丑的意蕴。  相似文献   
7.
一般来说,楹联应该是斯文典雅的,但如果适当插入一些俚语俗话,往往会产生某种谐谑逗趣的效果。对联中的俚语联虽然大多是些粗俗的口语,却也对仗工整,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对于"小说"的概念至今没有确定的内涵,争议颇多,进一步进行分类和类型研究存在诸多难处。因此,用今人"小说"的概念提出"谐谑"这一类型,无疑是有争议的。笔者通过对汉画像石和汉代陶俑以及史籍文献的考察,探讨"俳优小说"的内涵,对"谐谑小说"进行较为科学的界定,认为其当为具有谐谑性、故事性的散体书面文学。  相似文献   
9.
韩愈的“以诗为戏”有“战诗”和嘲戏谐谑两种形式,其创作目的主要是获取乐趣,与传统的“诗言志”不同。因此,创作手段也不同,这是韩愈“以文为诗”创作手法形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诗本正体,自古皆以“温柔敦厚”为准绳和规矩。然东坡诗中有大量的戏谑调侃之作。诗作如此谐谑,颇值人们注意和研究。在界定了谐谑诗的内涵外延并探明谐谑诗源流后,本文着重分析苏轼谐谑诗之源:性格和经历是影响苏轼创作谐谑诗重要的内、外因素,对前贤的学习和继承是影响其创作的重要条件,而创作思想则影响了他谐谑诗创作的内容、技巧、风格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