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科学研究   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味精档案袋:味精是一种白色晶体,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英文缩写为MSG。味精是调味品,也是营养品,食后可直接被人体吸收,成为人体细胞的基本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一、利用标签中的信息,考查物质的组成和分类例1下面是某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图表文字(I为碘元素符号).由此,你得到的信息和作出的推测是().A.此食盐是纯净物B."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碘单质C.1 kg此食盐中含碘酸钾(35±15)mg D.菜未烧熟不宜加入加碘盐"的原因可能是碘酸钾受热不稳定解析此题以"加碘食盐"的标签为素材,要求学生从物质组成和分类、物质性质等角度审视标签中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2-吡咯烷酮-5-羧酸的化学合成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昕 《中国科技信息》2007,(20):289-289,294
介绍一种合成2-吡咯烷酮-5-羧酸方法。实验表明,以常见的味精(1-谷氨酸钠,谷氨酸单钠)为原料,通过加热分解脱水,制得-吡咯烷酮-5-羧酸钠;然后加入浓的强酸,经冷却后结晶即可得到2-吡咯烷酮-5-羧酸。将此法与其它两种合成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味精———谷氨酸钠,这一日常生活的调味品早已为人们所熟悉,但是在化学上用它鉴别还原糖却很少见报道,我们通过大量实验,利用它与铜离子生成的配合物在碱性条件下和葡萄糖、果糖等还原糖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以此鉴别还原糖,收到较好的效果。1、实验原理味精与铜离子生成配合物,防止铜离子在碱性条件下生成氢氧化铜沉淀,配合物的主要成分———氢氧化铜将还原糖氧化为复杂的产物,而本身被还原为氧化亚铜:  2、实验仪器与药品(1)仪器:电炉、石棉网、烧杯、试管。(2)药品:味精(食用品)、蓝矾、氢氧化钠、葡萄糖、果糖、蔗糖、0.3…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应用酸碱双点电位滴定法测定味精中谷氨酸钠含量的新方法,并对该方法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其相对误差为0.1%-1.2%,该方法灵敏、准确、选择性高,符合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6.
说“鲜”     
酸甜苦辣咸,并称"五味"。可是,这个说法其实是有问题的。知情人士表示,"五味"之中有"充数"的混混——辣,却少了一位很重要的成员——鲜。菜好不好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鲜不鲜。我们的身体是怎么界定"鲜"、如何爱上"鲜"的?"鲜",究竟  相似文献   
7.
陈正卿 《新上海档案》2006,(8):F0002-F0002
吴蕴初和永利创始人范旭东一同被誉为中国化工业的奠基人,有“南吴北范”之称,但他的事业是从小小的调味品味精开始的,1920年,日货“味の素”在中国市场倾销,国货工商界酝酿抵制,经过分析,吴蕴初了解到“味の素”的主要成份为谷氨酸钠,可以从谷物中提取,为此,决心自制。他克服了水平、提纯等技术难点,于1920年冬获得了成功的结晶——味精。然后,他又与上海酱业巨商张逸云合作,以技术投资形式(包括味精发明权和技术专利),共同发起成立天厨味精厂,生产的“佛手牌”味精压倒“味の素”稳居中国高层销售第一。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环境光的存在对谷氨酸钠溶液的514nm绿色激光激发的拉曼光谱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的环境光、自然光和室内荧光灯光均会对514nm激光拉曼光谱产生干扰,存在着特征干扰峰。自然阳光干扰较小;而荧光灯光表现为1127、2107cm^-1和2170cm^-1等3个明显尖锐的脉冲峰,不能忽略。建议在进行谷氨酸钠溶液514nm绿色激光拉曼光谱检测时,须在暗室或暗罩中进行,以完全隔离环境光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王燕 《教师博览》2013,(7):62-63
<正>"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调味品虽不是主食,在生活中却不可或缺。然而小小的酱油,在购买时却常常让人犯难——在搜狐健康发布的酱油小调查中,31%的网友在挑选酱油时最注重的是品牌;其次是看酱油是酿造还是配制,选该项的网友占21%;排在第三位的是  相似文献   
10.
为皮肤抹黑     
<正>夏季是仿晒霜的流行季,它通过让人的表层皮肤发生化学反应来让皮肤变黑。晒黑后的肤色已经成了海滩、度假和休闲的象征。但是,美国皮肤医学研究院(AAD)在1988年宣称"没有什么晒黑的方法是安全的",罹患皮肤癌是晒黑最大的风险。这包括了用头顶上真实的太阳来做日光浴,和借助美容院的日光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