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25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李贺诗     
李贺是一位杰出的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或抒发个人怀抱,或关心国家政治,或怀古咏史,或赠别酬答,而那些感流年,叹人生的作品,则以诡异凄艳的特色在流派纷呈、风格多样的唐代诗坛独辟蹊径,更为唐诗增添了异彩。  相似文献   
2.
高启是“吴中四杰”之首,也被誉为明代第一诗人;唐寅则是“吴中四才子”中代表人物,二人诗歌影响远出吴中地区。高启到唐寅的诗风变化,体现了吴中诗歌的演进的趋势,也具有开启或复古或性灵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开拓创新,到“春风日日吹香草,山南山北路欲无”的怡然自如;从“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自信洒脱,到“何须更待黄粱熟,始知人间是梦间”的超然物外,北宋一代名臣王安石(1021~1086年),在主持了将近八年的“熙宁变法”之后,晚年  相似文献   
4.
形成"虚荒诞幻"的李贺诗风的原因是复杂的.社会的黑暗、文坛上追求险怪的风气、家庭的困顿与母亲的溺爱,以及自身孱弱的体质和病态的人格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李贺,影响了虚荒诞幻的李贺诗风.  相似文献   
5.
论姜白石诗风嬗变之轨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石诗风的嬗变大致经历了三次:初期泛阅众作,模仿前人;继而师法江西诗派;最终无复依傍,妙造自然,形成独立风格。这一论断是与通行的观点不同的。  相似文献   
6.
郑珍作为近代“宋诗派”的杰出代表,秉承宋诗派的诗风,在学习古人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使其诗歌自成一家面目。通过对郑珍与韩愈、白居易、苏轼三住大家的比较,可以发现郑珍凭其深厚的经学积淀。渗融以时人鲜有的健康心态——率真、豁达的个性,推陈出新,形成了独特的诗风:于苏诗的横肆中见纯真,于韩诗的雄奇中见质朴。于白诗的平易中见不俗。  相似文献   
7.
苏舜钦(1008-1048),字子美,北宋诗人。他的诗风豪放雄健,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与欧阳修、梅尧臣齐名,时称“欧苏”或“苏梅”。  相似文献   
8.
兼帝王之尊和诗坛领袖的隋炀帝在南北诗风融合的历史进程中起了重要作用.首先,他提出了“非轻侧之论”,有利于抵制南方的柔靡诗风.在创作上追求“典丽”.有利于纠正隋文帝“斫雕为朴”的消极影响;其次,他以自己的创作实绩,引导南北诗风的融合;最后.他招揽大批南北文人.与他们互相唱和.并对他们的创作进行评价.促进了南北诗风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初唐四杰"王、杨、卢、骆不仅对六朝文学遗风进行了批判,而且在实践创作中进行了文学变革,并形成了自己的创作论,发唐诗之始音。  相似文献   
10.
以"宫体诗"为代表的齐梁浮艳诗风长期统治诗坛.初唐诗人在理论和创作实践中无意识和有意识地冲击着它的束缚,最终使唐诗走向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