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87 毫秒
1.
宝祐四年贡举是宋元之际文章学史上的标志性事件。首先,吉州、庆元府等地士人群体应试活动兴盛,创造了地域举业的佳绩,它推广了时文技艺,扩大了科举学的社会基础,促进了文章学的体系化和理论化。其次,士人阶层向上流动、寻求晋升的现实需求促进词科学的成熟,宝祐四年的词科取士推动了词学体系的完备,为骈体公文树立了写作范式。第三,宋元易代促使进士群体反思科举体制,突出了文人的价值担当,丰富了文章学的精神意蕴。  相似文献   
2.
北宋有关科举走向的争论,除司马光的改良方案外,基本上可以归纳为学校贡举与科举贡举两个范畴。改革派主张学校贡举,其精神实质是参考士子学历品行甄别人才;守旧派主张沿袭科举旧制,实质上是单凭借士子的科举时文录取进士。  相似文献   
3.
伊泽美绪 《文教资料》2010,(12):108-110
古代日本所举行的贡举考试科目中最为隆盛的是秀才科。日本秀才科被设定为文学之科,其考试试题方略策的特征为考察美文与博学。虽然据研究者的推测,日本的方略策与唐代方略策是不同的,但其特征的形成与初唐时期时务策的影响,以及日本时务策的存在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否认的。  相似文献   
4.
张东光 《兰台世界》2013,(13):129-130
<正>解状又称家状,是唐代中央级考试考生的个人信息文书。中央级考试包括礼部常科贡举考试和吏部(含兵部)铨选考试。参加礼部常科贡举考试的考生称为举子,参加吏部(含兵部)铨选考试的考生称为选人。中央政府诸司和地方州县级政府为所属的举子和选人出具的包含举子和选人主要个人信息的报名材料,就是解状。就唐代人事档案管  相似文献   
5.
最近读了金滢坤先生的《中晚唐至五代科举与社会变迁》一书(人民出版社,2009年),颇觉该书是近年来中国科举制度研究中的一部力作。《中晚唐至五代科举与社会变迁》一书的出版,反映了我国学术界对科举制度的研究更加细致深入。正如韩?先生为本书所作序言,"表明科举制的研究正在  相似文献   
6.
后蜀于广政十二年(949年)首开贡举,约共开考10次,约共取士55人;已考出开考年份5次,知贡举3人、进士(包括状元)11名;担任知贡举者的身份或为翰林学士,或为中书舍人。  相似文献   
7.
唐代贡举体系中的荐举,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荐举的一般形式,即在政府行为规范下乡贡和馆监举送科举人才的形式。“公荐”作为荐举的另一种形式,是官员(也包括少数布衣名士)个人推荐举子的行为方式。对唐代贡举中“荐举”的评价,有一个“度”的把握问题。如从“荐举”各类形式的运作过程和举荐标准来看,唐代贡举仍是一种以考为主,以举为辅的选才制度,仍未脱离科举制时代取士的规范要求,考试并非徒具形式。取士不公和不实只能从局部和阶段的角度去理解,并不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8.
正乱点鸳鸯谱唐代的科考,是考试与推荐相结合的。唐宣宗大中八年(854年),郑熏知贡举,录取30名进士,挑选状元时,郑熏撇开了众多优秀者,偏偏注目于成绩平平的颜标,将其点为状元。原因是,郑氏一见颜姓就想到颜鲁公——颜体的创始人、鼎鼎有名的书法家颜真卿,便料定颜标必是颜公的后代。将其点为状元,既可告慰颜公在天之灵,又可弘扬忠良正气,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9.
"以策论升降天下士,自筠始"实际出现在刘筠第二、第三次权知贡举期间,道出了他对于宋代省试的发展的作用及意义。这一做法既顺应了宋真宗朝以来的省试"兼考策论"的改革呼声,又导源了宋仁宗时庆历贡举改革中的先策论、后诗赋的意见。刘筠以文坛主盟身份权知贡举,亦左右了当时崇尚骈俪的试论文风。  相似文献   
10.
2012年10月25日,四川省第七届“巴蜀文艺奖”杂技比赛在盐都自贡举行,来自德阳、遂宁、成都、南充、宜宾、自贡和四川职业艺术学院的七支参赛队的130余名演员参加了力与美的竞技,让观众享受了一场视觉盛宴。四川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陈黔鲁,自贡市委副书记潭豹,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向华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晚玲,副市长石岷嘉,市政协副主席钟莉等出席观看了比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