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评述有关《项链》的传统评价,立体观照重新定位其深沉内涵,无论个人或社会,只有回归人类美德,才能远离“败坏”,走向“成全”,复归美好。  相似文献   
2.
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是马克·吐温著名的中篇小说。它通过一个“模范城镇”的19位“首要公民”为领到一袋金币而丑态百出的故事,无情地撕下了资产阶级道德清高的假面目,暴露出他们贪婪和虚伪无耻的嘴脸,同时提示出资产阶级拜金主义的丑恶本质,无情地嘲笑了资产阶级对金钱的贪婪和寡廉鲜耻。本文从主题思想、心理描写以及情节安排来分析文章的写作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3.
道光十九年(1839年),清朝因御史焦友麟奏请而展开的各省官员整饬教化的讨论,恰介于川楚白莲教起义与太平天国运动之间。这次讨论,无疑是清王朝由盛转衰之际试图整饬教化加强统治秩序的努力,但并未达到预期目标,官修史书与政书的记载往往缺漏,或语焉不详。本文拟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的各地官员参与讨论的奏折,参以其他记载,揭示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对晚清政治与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朱元璋惩贪     
柯云  丽阳 《湖南档案》2008,(1):34-35
明太祖朱元璋(1528-1598,幼名重八,又名兴宗,字国瑞,安徽风阳人)登基之后,认真吸取了历代皇朝,尤其是元朝纪纲废驰、吏治败坏被灭亡的教训,建国不久,就颁布《明律》,明确规定各级官吏的职权、任务以及对违法乱纪者的惩治办法。朱元璋认为,“吏治之弊,莫过于贪”。凡官吏贪污获赃60两以上者,处以“枭首示众,剥皮实草”重刑。  相似文献   
5.
朱元璋惩贪     
柯云  丽阳 《档案时空》2008,(1):34-35
明太祖朱元璋(1528-1598,幼名重八,又名兴宗,字国瑞,安徽凤阳人)登基之后,认真吸取了历代皇朝,尤其是元朝纪纲废驰、吏治败坏被灭亡的教训,建国不久,就颁布<明律>,明确规定各级官吏的职权、任涉到的各省,府、县的官吏,统统处以极刑,计达5万多人.  相似文献   
6.
明代"官俸最薄",明代统治者也采取了一些举措以提高俸禄.但终明一代,薪俸微薄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观.因为薪俸低微,官员往往铤而走险,造成贪墨之风盛行,吏治极度败坏,进而给明代政治、经济乃至社会造成了极大危害.但从另一角度讲,高俸禄抑制吏治腐败毕竟是有限的,它只能解决一些较为突出且低水平的要求所产生的问题,而对于穷奢极欲几乎起不到多大作用,甚至起不到任何作用.所以,不能简单地将明代吏治的腐败完全归结为俸禄微薄.  相似文献   
7.
李今珏 《文教资料》2008,26(11):16-17
作为人性本源和罪恶初始的象征,撒旦频频现身各文学经典,"魔鬼"形象成为诸多作家观望、揭露和阐发的典型视角.而同以讽刺见长的果戈理和马克·吐温,在他们的<钦差大臣>和<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中,各自借撒旦的眼光,不无戏谑地对文明之外的伪善、和谐背后的扭曲做了最本源的揭露.  相似文献   
8.
十九世纪中叶,外国商人为夺取暴利和愚弱我国民,疯狂地向中国输入大量鸦片,使国民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使中国吏治败坏,白银大量外流,还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致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吏治曾经成为秦国最终胜出六国、一统天下的重要因素,然而,秦朝统一全国后,由于君道的败坏、薄俸厚罚的官吏政策与追求享乐之风的影响,直接导致了秦朝吏治的迅速败坏。这给秦朝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加重了官吏与人民的对立,使官吏丧失了对秦政权的信心,甚至一些官吏也加入了反秦起义的队伍之中,加速了秦朝的灭亡步伐。  相似文献   
10.
被誉为“宰相之杰”的张居正,他从寒微中奋起,在万历初年主少国疑之时,以非凡的胆识和魄力,协助小皇帝,推行大刀阔斧、雷厉风行的改革,使日趋衰败、充满危机的明王朝有了起色。然而在他辉煌人生的背后,却暴露出了他勾结宦官,偏信阿谀奉承、独断专行、任用私人,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惜败坏国家制度的一面。本文就是要从这些方面来展示一个历史上真正的张居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