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0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唱唱村歌,聊聊民俗,看看表演,写写书法,下下象棋,弹弹民乐,在讲堂书院里听课,在展示馆内欣赏祖先留下的老物件……这是近日笔者在浙江瑞安各地乡村文化礼堂看到的新时尚。"道德讲堂、文化家园、百姓舞台"。这些乡村文化礼堂充分挖掘、整合乡风民俗和历史名人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资源,使之成为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兼具现代化特色的文化阵地。  相似文献   
2.
陈学文 《天中学刊》2011,(2):108-111
明中叶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日趋频繁,商业、商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于是相应地出现了四民异业同道、治生说、儒贾相混、恤商厚商、工商皆本等思潮,展示了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3.
陈学文 《天中学刊》2011,26(3):108-111
明中叶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日趋频繁,商业、商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于是相应地出现了四民异业同道、治生说、儒贾相混、恤商厚商、工商皆本等思潮,展示了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4.
1976年2月,河北省威县城关镇贾庄村发现古墓,出土三方墓志。其中一方为明兵部尚书贾待问墓志。贾待问是隆庆、万历时期两朝名臣,为官清廉,刚直不阿,曾数次弹劾当权太监。在西北整饬边防,多次参战,军功卓著,从而荣升兵部尚书。  相似文献   
5.
琉璃厂人     
北京琉璃厂旧书肆的书贾们,正如当年鲁迅先生所评价的,有商人凡俗的一面,然而也有儒雅的一面,这是别处的买卖人所没有的。听从前在琉璃厂卖过旧书的人说,直到抗战以前,还有文  相似文献   
6.
(一)惜春小札 春天是不知不觉来的,她走的时候,也是悄莫声儿地在不知不觉中离去。既不像秋天落下那么多的黄叶,“无边落木萧萧下”,造下满天声势;也不像冬天,一阵烂雪,一阵冻雨,“乍暖还寒时刻,最难将息”,让你久久不能忘怀那份瑟缩,那份冷酷。  相似文献   
7.
在《红楼梦》古典名著中,以探春为首的兴利剔弊派吸取了《姬子》的经济思想:登利禄之场,处运筹之界者,左窃尧舜之词,右背孔孟之道。大胆改革贾氏集团的陈腐观念,实行兴利剔弊、责任承包、多种经营、开源节流、强本节用等经济措施,其目的就是为了持续发展、共同发展和科学发展,对中国会计文化的建设作出了不可低估的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8.
吕晓洋 《今日科苑》2011,(7):178-179
<正>人到了老年,就要积极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做情绪的主人。遇到烦恼能排除,遇到挫折能顶住,遇到疾病不发愁,丧失亲人能承受。这样才能使身体保持蓬勃向上的健康状态。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通过研究表明,老年人的健康主要来自于四种状态:进取之心、淡泊名利、学会忘记、善于宣泄。  相似文献   
9.
春归何处觅     
王国梁 《科教文汇》2021,(13):I0001-I0001
暮春时节,鼎盛的春光逐次落幕,芳菲渐谢,绿肥红瘦,容易引发人们惜春的感慨。"流水落花春去也" "满地残花昨夜风" "红消香断有谁怜",诸如此类的感伤情绪,似乎让暮春多了几分惆怅和寥落。其实,暮春也是人间好时节,算得上一年中最舒适的时候。人间四月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温度适宜,而且不乏美丽的风景。暮春是春与夏的过渡,春天即将归去,夏天即将来临。不过即使季节变迁,仍然可以探寻到春天留下的踪迹。  相似文献   
10.
"貯"、"賈"释读是当今训诂的一大难点。通过对战国、秦汉玺印和封泥的综合研究,认为前人在甲骨、金文中所厘定的"貯"、"賈"二字,实即""字(音古,表储藏、交换)的两种不同写法,后者则是对原始社会的"家"之音义在商品、货币条件下的继承与发展。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终于把两种写法催生成了两个异体,以便分别承担储藏、交换之义,节约社会交往成本,而""、"貯"、"賈"遂得以各各定型。援此为例,围绕""之其他异体和音义讹夺,作者又对个别先秦文献的个别疑难之处作了重新训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