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宪政编查馆和资政院是清末宪政筹备时期的两大核心机构。由于军机大臣全体兼任宪政编查馆大臣,使得宪政馆所代表的行政权无限扩张,严重侵夺资政院所代表的立法权,引发院馆权限争执,使得表面上的院馆之争最后发展为资政院与军机大臣之争,并开日后弹劾军机大臣的先河,同时也折射出早期宪政史上中国立法权与行政权、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必然冲突。  相似文献   
2.
在晚清资政院第一次常年会期间,以立宪派为代表的民选议员与钦选议员合作,通过促成弹劾军机大臣案成功实践了"合法反对",并表达了自身的政治诉求。在运作弹劾案的过程中,民选议员首先取得议事主导权,并与一部分钦选议员在弹劾案上取得共识;借助速开国会案与提出裁撤宪政编查馆提升资政院权威;最后当弹劾案通过后,议员们竭力维护皇权,并做出了妥协。议员们在"合法反对"的过程中展现了自身的立法智慧,也彰显了资政院作为国会基础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主持和领导资政院工作的总裁(议长),在资源政院有其特殊的地位和权力。武昌起义以前的四五年间,清政府先后简派了六位正副总裁,他们的出任、活动、解职,都反映了清政府利用总裁,控制资源政院,使资政院仅仅成为封建政府的御用议事机构。  相似文献   
4.
袁世凯组阁是清末新政史、辛亥革命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以往史家多从武昌起义后清政府走投无路,袁乘势出山,攫取清廷大权,实现自己政治野心分析,本文则从袁世凯组阁,使清末政坛出现真正责任内阁的法制层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兰池 《兰台世界》2016,(22):152-155
1910年9月,作为晚清预备立宪产物的资政院成立,直至1912年初被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取代。资政院第一期常年会所议诸多议案,可谓开创了我国宪政尝试之"先河"。本文选取三个重要议案对资政院的议事活动展开考察,进而窥探其在晚清改革中所扮演的历史角色。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16,(13):23-29
资政院是清末预备立宪时期的重要议事机构,也是立宪国会的雏形。清末新闻立法经历了从专制立法向议院立法的过程,资政院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资政院民选议员,逐条详细审议了报律内容,与顽固专制力量唇枪舌剑,最终使得具有改良色彩的新报律得以通过。但是,和清末新政的其他改革相同,报律修订并未遏制清廷的覆灭步伐。新报律未有效实施,最终成为一纸具文。  相似文献   
7.
论及辛亥革命的功绩,多数人均以推翻清朝、结束帝制为首要,此中的要义是清朝灭亡乃辛亥革命所致。笔者对此问题所持的看法是,清朝灭亡系自杀而非他杀。一、清末新政乃自取灭亡的自杀之举  相似文献   
8.
整整100年过去,今天回想起来,当年这场影响中国未来历史走向的革命,犹如一场蓄势已久的暴雨,经过剧烈的电闪雷鸣、狂风呼啸,终于骤然降临。是的,这场革命的缘起,早就酝酿着它的必然性,只不过这必然性结果由某种偶然性因素引发。这就像一颗深埋的地雷,总有一天会炸响是必然,至于由谁引发、以怎样的形式引发、  相似文献   
9.
在1910年的资政院第一次常年会上,激进的议员两次弹劾军机大臣,其言论、行为、心态处处引领激进思潮。弹劾案是议院内外激进势力相互激荡的结果,也与载沣和军机大臣无视权力结构的巨大变化,依旧延续传统的政治思维和行事方式密切相关,更是宪政制度顶层设计的内在矛盾的具体体现。议员们的胆识和勇气固然可嘉,但他们的激进行为非但没能加快立宪步伐,反而严重破坏了政治生态,这种初衷与结果的背道而驰、程序与目的的错误取舍促使我们对政治激进主义深刻反思。历史的教训告戒我们:改革必须步步为营,率先营造绿色政治生态是政治转型成功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0.
彭剑 《历史档案》2011,(3):91-95,124
《历史研究》1999年第6期刊登了俞江先生文章《两种清末宪法草案稿本的发现及初步研究》(以下简称“初步研究”),介绍了现存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资政院全宗档案中的两种宪法草案,其中第二号卷中的宪法草案仅存三条条文及按语,第三号卷中的宪法草案则条文齐全。为行文方便起见,将二号卷中的宪法草案定名为“清宪草甲(残本)”或“甲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