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对冰蹴球的历史渊源、历史传承、游戏规则、运动特点等展开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冰蹴球游戏主要从"踢盖火"游戏和"踢冰核儿"游戏演变而来;(2)冰蹴球的游戏规则主要包括两种规则,即方形场地规则、条形场地规则;(3)冰蹴球具有"场地不大,天圆地方;易学易懂,益智健身;老少皆宜,安全有趣"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对参加2006年湖北省第6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68名“蹴球”运动员和参加2006年浙江省第3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40名“蹴球”运动员共108名“蹴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蹴球”运动损伤发生率很高,以大腿肌肉拉伤为主、其次是膝关节髌骨劳损病;局部负担过重、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技术动作问题和准备活动不充分等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预防“蹴球”运动损伤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蹴球运动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由民间走向竞技,已有近30年的发展历程。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当前蹴球技战术类型进行了翔实解读,同时通过比赛观摩法,对当前蹴球技战术类型的运用情况进行了计量分析。结论:蹴球动作类型主要是上旋球、下旋球和平滑球三种类型,战术内容日益丰富,贴近实际应用。平均每场比赛中,蹴球技术方面,主要采用上旋球,薄球和连蹴一次的技术打法;进攻战术方面,主要采用以先借后打、先打后跑的4分战术为主,辅以5分战术、8分战术的综合型进攻战术体系;防守战术方面,主要采用以同归于尽战术为主,辅以失分战术、挂球战术、跑球战术的组合型防守战术体系。最后,从身体素质、蹴球动作技术和蹴球比赛战术三个维度,针对性地提出了日常训练的科学方法和内容体系,旨为蹴球训练与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民族传统体育“蹴球”在浙江省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蹴球”项目存在着运动成绩差、运动员来源渠道窄、运动员训练年限少和教练员年轻化缺少训练比赛经验的状况。建议进一步拓宽运动员来源渠道、建立健全训练体系、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竞赛制度、不断改进训练管理方法,这有助于该项目的广泛推广,有利于提高浙江省“蹴球”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5.
蹴球运动具有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土壤,在学校体育、竞技运动、全民健身等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了使蹴球运动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本文在对蹴球运动的项目特点及开展现状进行系统周密得研究与分析后提出相应的全国推广策略:以学校教育为基础的校园推广模式,以竞技比赛为主体的竞技化推广模式,以社会大众为对象的社区推广模式,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产业化、市场化推广模式。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吉首大学蹴球课程现状进行了研究.发现蹴球课程中教师教学水准、场地器材、整体教学质量较好,但是存在课程体系不够合理、课程教学的趣味性较低,学生积极性较差、教师授课过于简单等问题。并提出了改变教学方式、加入快乐体育元素、编著蹴球教材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蹴球竞赛中,由于场上形势变化莫测,所以要求运动员时刻保持清醒头脑,针对场上球的位置,应用最适宜的战术取得比赛的胜利。  相似文献   
8.
王府  张霈 《当代体育科技》2022,(18):146-149
该文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考察、探索研究等方法,结合学校实际条件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蹴球、陀螺融入学校体育课堂和课外体育活动,将国家体质测试部分项目和运动APP引入课堂练习和课外锻炼,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改变过去传统的教材结构体系,做到教学内容多样化、灵活化和个性化,以及教材体系结构的多元化。现阶段,师资力量薄弱,专项教师和教练员交流学习机会少,专项岗位培训缺失,参加正式比赛的机会少等已成为制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校园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地方民委应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完善教师、教练员岗位培训制度,完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竞赛制度,打造国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生态圈,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以此为基础,促进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保护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沈晔 《内江科技》2011,32(1):164-164
蹴球运动已经被列为全国民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但目前所实行的规则还有不明确和有待改进的地方,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使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理论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对蹴球规则部分争例进行研究,发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实验研究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蹴球进行创新,内容包括:①场地:在传统蹴球场地对边中线1/4处设置4根障碍柱,其地面高度与球的直径等高,四柱的连线成正方形,其中心在蹴球场中心,每柱离边线距离为1/4边长;②器材:将运动员的平底运动鞋创新为脚底有条纹、园钉等各种形式的纹路与图案的、任何规格的运动鞋;③技战术:技术上主要体现在原有的“蹴”、“挤压”技术基础上增加“捅”、“蹬”、“踩”、“拔”、“拉”、“滑”、“搓”等技术,要求运动员掌握蹴侧旋球、回旋球等;战术上主要体现在围绕障碍柱设置障碍球以及利用障碍柱或本方球进攻等;④竞赛规则:改原规则“用脚底蹴球”、“穿平底运动鞋”为“用脚蹴球”、“可穿任何规格的运动鞋”。取消了部分不利于蹴球创新与发展的规则;⑤计分:增加本球击障碍柱、击本方球的计分方法。结果表明:创新后的蹴球比传统蹴球:①技术更细腻、更全面;②战术变化更多、更复杂;③更能体现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④比赛过程更曲折、更精彩,趣味性、观赏性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