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潮乐“轻、重、活、反”请调向来存在一些模糊认识,这对于潮乐音理的建立有影响,为此,本文即从调名的认识谈起,说明五声变七的原因及五声外之音的用法,最后提出区分乐曲调属的标志。  相似文献   
2.
自由对位     
正复调音乐内对位法的一种。严格对称。渊源于十七世纪,现如今还在实际创作与教学中继续存在。它对于各种音程、各种和弦、和声外音、变化音以及远关系转调等的使用,没有任何限制。当然,其中的协和音仍占绝对优势的地位,不协和音大多用以调剂和弦,较少用为独立的音而存在。  相似文献   
3.
对舒伯特二首钢琴即兴曲的初步解读与演奏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方浪漫主义乐派代表作曲家舒伯特的两首钢琴即兴曲,作品90号中的第2首、第4首为研究对象,对其曲式结构、调式调性、和声织体、旋律发展等方面进行初步的分析和研究,旨在揭示舒伯特即兴曲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对弹奏该两首作品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赵元任、刘半农先生所创作的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入手,分析探讨了歌曲中鲜明的音乐形象和新颖的音乐风格。它既借鉴了欧洲近代音乐的创作手法,又保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音乐特色。歌曲表达了旅居海外的作者对祖国的深切怀念和爱国情思  相似文献   
5.
李斯特一生创作80多首艺术歌曲,《你如今从天而降》是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歌曲之一。作品在和声技法上所表现出的特征,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音乐风格。  相似文献   
6.
郭玉华 《沧州师专学报》2009,25(2):38-40,43
河北沧州民间吹歌是生长在华北平原的一枝艺术奇葩。从速度、结构、转调、乐器配置、演奏特点等几个方面简要分析了沧州民间吹歌的音乐特色。  相似文献   
7.
在凸凹不平的地面上,很难一次将四条腿桌子放稳,但在任何位置,四条腿桌子至少有三条腿着地,然而将四条腿桌子旋转调整几次,就可以使其放稳。本文先就桌子四脚的连线呈正方形的情形建立了数学模型,然后再推广到桌子四脚连线呈长方形的情形,并给出了模型解释。  相似文献   
8.
和声理论是每个音乐高等院校学生学习的必经之路,因此学好它非常重要。但是多数和声教材对于一些和声具体知识点的讲述不够深入或者描述不够,使学生认为和声就应该是书本上这样的,而不去研究书本外的扩展部分。如转调共同和弦和阻碍终止等几个具体的和声问题。此外和声教学中还出现了理论与实践脱离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几乎所有的歌曲写作教科书讲到转调部分时,都是从前后调调性关系的远近来分析与讲解歌曲创作中的转调问题。本文笔者认为,无论前后调的关系是较近的一级关系调,还是二三级关系调,甚至更远的四级关系调,只要通过合理的连接手段都可以平稳地过渡到目的调,介于此,本文将从前后调连接处两和弦的关联来阐述歌曲作品的转调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钢琴曲《台斯特庄园的喷泉》是李斯特的钢琴套曲《旅行岁月——第三年》之第四首乐曲。本文从和声、曲式结构、织体三方面,分析了这部作品的风格和创作手法上的特点。揭示了李斯特晚期创作中对色彩性和声的探索,如增六和弦、属变和弦、九和弦及平行和弦的运用等;乐曲结构的组织,如段落间抹去终止式等;织体的运用,如琶音分解、双震音、双音断奏等;乐曲形象的描绘,如水的描绘等方面突破传统,开拓创新,影响了后来的印象派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