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作文立意的创新是作文创新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本文试图通过一个实例来阐述信息交合法在话题作文立意创新中的应用。与其它文章不同的是,本文更强调方法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创造思维是建立在良好的认知能力与分析概括能力的基础上的。创造思维所走的正确认识之路是:认识的着眼点-着力抓住事物的特点;认识的出发点-瞄准现实生活中的新问题;认识的关键点-努力把认识引向深入;认识的落脚点-把理性的思索落实到能动地改造生活;认识的根本点-立足变革现实的实践进行理想论创新。科学的分析概括,为创造思维提供了合理、有效、正确的模式和手段,它包括:分析概括的第一步工作-对事物的系统作“分解”的认识;分析概括的方向-高层次地实现认识的飞跃;分析概括的目标-立足实践构建思维理论体系;分析概括的方法-靠创造性的求异思维求得新颖独到的发现;分析概括的结果-以科学的辐合思维推论出解决问题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发散辐合,快速立意。写文章立意是基础,是关键,训练学生的快速立意能力相当重要。急骤联想、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是训练学生快速立意能力的理论根据,运用急骤联想可以使学生面对输出的训练信号,集中注意力,迅速地展开发散思维,将记忆库中储存的与它相关的信息调集在一起进行分析选择,从而使思维辐合到最佳点上来。我曾让学生谈《北京的色彩》一文,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我首先引导学生展开发散式思维,尽可能地挖掘事物多义性的各个方面,形成种种观点,再引导学生运用辐合思维进行分析、比较和筛选,初步确立最佳观点,接着又鼓励…  相似文献   
4.
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性思维是在揭示客观事物本质和内容的联系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以发散思维方式和辐合思维方式进行的。作为教师在培养学生思维方式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学习、创造、启迪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上课画条条,课后背条条,考试默条条"的"三部曲"教学模式在中学文科教学中,极为盛行,尤以政治和历史为最。这种过于重视学生的辐合思维而忽视辐射思维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当今教育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提倡在中学文科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法"。教师要想取得预想的教学效果,应做到"寓理于情",以真情调动学生激情,借助情境理念教学,关照"角落",调动全体。总之,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不可缺少的,而且有着永恒的价值,永久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拟议论文提纲与思维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议论文提纲主要应拟好分论点,提高思维能力是关键。训练抽象概括能力,以拟出正确观点;训练发散思维能力,以打开论证思路;训练辐合思维能力,以确定分论点最优方案;训练辩证思维能力,结合变形思维和顺序性思维,以推进论证深度。  相似文献   
7.
8.
创造能力的体现依赖于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而创造性思维方式中起重要作用的不仅有分析思维、辐合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更包含着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和形象思维.可以说,这两方面的思维方式在创造过程的某个阶段,后者可能比前者发挥出更大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学中给以后者充分的重视,从而有效地解决上述两方面思维之间的关系,进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三个结合"入手.  相似文献   
9.
宋占波 《文教资料》2005,(28):130-131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功效不大,问题在于我们过于侧重了对文本在语法学和文章学领域的研究而忽略了对文本建构规律的把握。本文就是从探讨文本自身的建构规律入手,在科学认识文本存在的模糊性的前提下试图对文本进行多元化解读尝试。  相似文献   
10.
在创新思维研究中,人们往往抬高发散思维的作用,贬低辐合思维的意义,甚至将创新思维与发散思维划上等号。本文认为,创新思维不等同于发散思维。人类思维在创造的整个历程中,呈现出明显的辐合与发散的交替,创新思维是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