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教育   47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充要条件”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应用贯穿于数学各个分支,在其他学科以及生产实践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本文着重介绍判断“充要条件”的三种策略,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一、利用真值表判断“或”、“且”、“非”是三个最基本的逻辑联结词。“或”的含义是:一真必真,都假才假。“且”的含义是:一假必假,都真才真。  相似文献   
2.
3.
一、了解命题趋向,明确复习目标集合与简易逻辑是高考必考内容,既有很容易的送分题,也有考查能力的中高档题.有关集合的试题,往往体现集合的概念、运算及简单的运用,集合知识经常作为工具广泛运用于各类综合试题中.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是考查重点.同学们还要关注无限集的考查,注重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正>《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学生提出了学习常用逻辑用语的要求,并指出:无论是进行思考、交流,还是从事各项工作,都需要正确运用逻辑用语表达自己的思维.教学中我们发现,高中生在数学学习中由于逻辑错误,导致不能正确地把握问题实质和有效地解决问题.下面举例说明中学生常见的逻辑错误.一、中学生常见的逻辑错误及错因分析1.忽视命题的等价性  相似文献   
5.
反证法是证明数学命题的一种间接证法,有些学生认为反证法就是证明原命题的逆否命题。实际上,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这两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数学第一册(上)中,关于四种命题作了详细讲述,其中“什么叫逆命题”,书中是这样描述的:  相似文献   
7.
8.
转化是解题的灵魂,解题的全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不断转化的过程。由于思维角度,方法技巧的不同,转化种类,形式多种多样,当直接以题设条件到结论的推理,演绎复杂,繁琐或无法进行时,可对命题的条件或结论的表达式进行等价转化,或转化为结论的反面.或将原命题转化为与之等价的逆否命题,另辟蹊径,换个角度重新认识,接近本质,使命题趋于简  相似文献   
9.
从问题的反面入手 ,先考察结果的对立面或假设需证的结论的成立 ,看能推演出什么结果 ,有些问题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去解 ,既快又简单  相似文献   
10.
现行高一教材人教版p·33习题1.7第2题第2小题是这样的:"全等三角形一定是相似三角形,写出这个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在课堂上练习这道题时,对结论"一定是相似三角形"的否定引发了一场大讨论,学生争得面红耳赤.笔者也看到许多资料上有类似的题目,一些教师和学生对"一定是"、"不一定是"和"一定不是"的否定方法也感到很迷惑.所以笔者就此从概率角度来分析一下它们的各自的否定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