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散文学会、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散文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暨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第十届年会于2014年10月12-15日在北京裕龙大酒店、稻香湖景酒店召开。来自中国、中国台湾的学者从通论、唐前散文、唐宋散文、元明清近代散文四个方面交流讨论了中国古代散文研究的最新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三礼>和<春秋>等上古三代文献,也是后世诸子百家的共同源头.五经并非一时之作,却是与孔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中华民族的"元典",它内蕴着丰富的史学思想,主要包括<周易> 的历史变通思想;<尚书>的历史借鉴思想;<诗经>的天命王权学说;<三礼>的因革损益史观和<春秋>的史义史法论.这些史学思想对于后世中国史学和史学思想的发展,对于中国史学和史学思想之民族特性的形成都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大学教师的咨询角色由来已久并具有现实意义。咨询内容主要包括政策咨询、技术和管理咨询、社会咨询、面向学生的教育和心理咨询。大学教师要具备咨询角色意识,养成咨询人格和评估思维,培养专业责任感和专业通观能力,掌握一定的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用自己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战略眼光,服务学生,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4.
思潮研究百年反思:历史、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思潮并非现代社会所独有,但是在中国,思潮纷繁却是一种现代现象。整个20世纪,思潮研究都是现代学术的一个重要向度。它的百年历程也是因人对历史尤其是20世纪的反省。对20世纪不同历史阶段的研究并不平衡,“社会思潮“的概念尚需澄清,并且应该从分学科的或个案的研究进到综合的求“通观“的研究。把20世纪社会思潮看作是围绕着现代化而展开的历史性争论,考察由此形成的现代性话语和现代性观念,可以是“通观“的一项选择。这种研究同时应注意知识分子与社会思潮的密切关系,以及相应的一系列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观我国高校评价的指标体系,虽然众多,但是迄今尚无较为统一与权威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进行高校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首先,概述建立合理的高校竞争力评价指标的基本原则,然后分析了我国高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值得借鉴的地方和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的意见,以作为建立新的指标体系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邵荣芬先生的《切韵研究》可以称得上是继李荣先生《切韵音系》之后在《切韵》音研究上的又一部力作。《切韵研究》一书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不拘成见,提出并充分论证《切韵》基础音系是洛阳音系,并掺杂一些金陵音性质的学术观点;持论有力,对高本汉的学说进一步修改论证;广涉文献,补充并修正前人的相关论述;小心求证,对"重纽"等一直疑而未决的问题提出新解等;"古今通观"的学术思路。  相似文献   
7.
直观就是真知的源泉,是到达逻辑和演绎不可逾越的环节。而当演绎简单得可以一目了然的时候,直观自身就是通往真知的桥梁。  相似文献   
8.
桐城派继承了我国古代散文的优秀传统,对扭转明末清初矫饰浮夸的文风,起过积极作用,作为桐城派的主要代表,姚鼐在理论与创作的双向实践中,都有重大贡献,他把“义理”、“词章”放在一个综合化结构中加以考察,形成了文史哲的统一观,对我国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化产生了一定影响,他的散文理论包含了散文在结构和外在结构的主要因素和相互关系,并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所蕴涵的生命意识;他的“阳刚阴柔”论,在美学的风格审美范围也有所建树。  相似文献   
9.
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三礼》和《春秋》等上古三代文献。也是后世诸子百家的共同源头。五经并非一时之作,却是与孔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中华民族的“元典”,它内蕴着丰富的史学思想。主要包括《周易》的历史变通思想;《尚书》的历史借鉴思想;《诗经》的天命王权学说;《三礼》的因革损益史观和《春秋》的史义史法论。这些史学思想对于后世中国文学和文学思想的发展。对于中国文学和史学思想之民族特性的形成都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古人云:轻履者远行。你想要走得更远些、走得更好些吗?那你就抛下重重的包袱,穿上更轻便、更结实的鞋子上路吧!手里拿着一本《台湾求学笔记》,扑面而来的朴实自然、清新淡雅,竟然让我进入了一种"听说"的情境:仿佛就是一个平平和和却又亲亲热热的小姑娘,带着微微的征尘与汗水,在向我们诉说她背着空空的行囊、穿着轻轻的行装、载着淡淡的念头,走啊走着、看啊看着、想啊想着、说啊说着的这些貌似可有可无却又让人难以释怀的话题。在记事中纪实。通观这百日之"记",这本书的初衷也许根本就不是为了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