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前沿及主要技术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定生物种类如人、大鼠、小鼠、拟南芥、大肠杆菌、酵母等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根据序列分析结果进行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对基因组结构、基因种类和基因功能的分析成为后基因组时代研究的主题。就人类而言,推测  相似文献   
2.
某些人类遗传性状与身体素质关系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近千名辽宁地区19—22岁健康男性的 ABO 血型、MN 血型、ABH 物质分泌型、PTC 尝味等4项遗传性状与速度素质、弹跳力(爆发力)、力量素质、速度耐力素质、柔韧素质间的关系。测试数据经统计分析表明:各项遗传性状分别与一项或数项身体素质有关,从而根据这些遗传性状早期预选优秀运动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22份引自南美的南美藜育种原始材料的生育期,千粒重,单株产量,抗旱性等性状进行了观察研究。此批试材属早熟干旱类型。千粒重大于目前我区推广种植的M1和M3,籽粒都为苦粒,株高在68.2 ̄110cm,抗旱性较强,抗穗发芽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4.
任守运 《新高考》2006,(11):47-53
[复习对策] 1.微生物的类群本节主要讲述了细菌、放线菌、病毒的结构和繁殖,其中细菌是重点。关于细菌的结构和繁殖,高中生物必修课介绍过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特点,因此在细菌结构的复习中,应考虑通过巩固旧知识并运用旧知识来理解新问题。先复习原核细胞的特点,再认识细菌的结构。对于核区中大型环状DNA及质粒DNA则相当于真核细菌中的核DNA和质DNA。作为核区的大型环状DNA,它控制着细菌的主要  相似文献   
5.
1908年,英国数学家哈迪和德国医生温伯格提出了关于基因频率稳定性的理论。即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同时没有突变、没有选择、没有迁移和遗传漂变,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基因型的频率在一代一代的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这就是哈迪一温伯格定律。对于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如A和a)所控制的遗传性状来说,  相似文献   
6.
克隆技术这一生物工程学的重大科研成果,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和广阔应用的前景,但也给人类提出了十分严峻的伦理道德问题,激起了一些关于科学研究与伦理道德的争论。  相似文献   
7.
<正>Genetically Modified---转基因,简称GM,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体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再从结果中进行数代的人工选育,从而获得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而其衍生出的转基因技术就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目的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达到改造生物的目的,即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  相似文献   
8.
对300(男150,女150)例湖南汉族学生的10对遗传性状(上眼睑皱褶、耳垂、前额发际、耳盯聍、鼻孔形状、蒙古褶、达尔文节、鼻梁侧面观、折舌、卷舌)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上眼睑、蒙古褶、达尔文节、折舌、卷舌的显性频率超过50%,各性状基因频率无明显的性别差异;10对遗传性状中,前额发际同时与耳垂、耳盯聍、蒙古褶具...  相似文献   
9.
人类五项遗传性状的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赤峰地区的人类拇指类型、食环指长、指甲类型、足趾长、通惯纹五项遗传性状进行调查,并且对男女之间的差异程度进行分析,由此判断这五项遗传性状有的与性别有相关性,有的彼此之间有相关性,有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的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有的是多基因遗传.  相似文献   
10.
蒙宗军 《广西教育》2013,(10):21+23-21,23
学生在进行“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课题研究时,按照高中生物第二册教材56~57页提供的5点提示方法即可顺利开展。但是有师生提出:能否将课题研究扩展成“人类某些遗传性状的调查”?如果能,要解决好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