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近日,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青年诗人徐钺荣获2013年度"《诗刊》发现"新锐奖和"中国·星星年度诗人奖"。本期我们选读其获奖作品《另一种低语》和组诗《永恒》。《另一种低语》开篇便点明时光主题,迷茫的青年在时光的引导下走出对未来的梦幻与困惑。阳光尚未升起,年轻的我们用口语交流着对未来的希望与惊悚。我希望寻求一种朴实生活的泥土和创造生活的坚实态度,  相似文献   
2.
<正>作文要出新,关键不是写什么,而在于怎么写。看惯了一般的记叙文和议论文,当阅卷老师看至一篇另类体裁的作文时,怎么会没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呢?日记体、书信体、文言小说、故事新编等与众不同的体裁,都能在考场上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下面就和同学们谈谈日记体作文的写法。什么是日记体日记体,指的是文章的一种体例,即文章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汉文字艺术之花的灯谜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春秋至汉代的廋辞、隐语,便是谜的前身。那时,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随着时代的步伐,逐渐丰富起来,人们为了某种需要,有时把话语转换成另一个意思,曲折地表达出来,从而产生了以甲义代乙义的词语,这种表达借代意思的词语那时叫“廋辞”、“隐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