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0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珍云     
《音乐世界》2016,(3):128-131
《不要恋爱要结束》之后,郑珍云再一次电视剧出击,参演新剧《安托万夫人》,与韩艺瑟、盛骏合作,在剧中珍云饰演一个性格可爱开朗的前棒球运动员,  相似文献   
2.
郑珍作为近代“宋诗派”的杰出代表,秉承宋诗派的诗风,在学习古人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使其诗歌自成一家面目。通过对郑珍与韩愈、白居易、苏轼三住大家的比较,可以发现郑珍凭其深厚的经学积淀。渗融以时人鲜有的健康心态——率真、豁达的个性,推陈出新,形成了独特的诗风:于苏诗的横肆中见纯真,于韩诗的雄奇中见质朴。于白诗的平易中见不俗。  相似文献   
3.
郑珍的《说文新附考》是清代“说文学”研究的学术成果之一,它是我们探讨古文字、研究《说文》新附字的重要参考著作。但长期以来,人们对郑珍《说文新附考》进行研究的专著和论文极少,未对其作全面论述和探讨,对其价值也未给予充分的肯定。本文试图从五个方面对郑珍《说文新附考》作较为全面的分析和公允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郑珍诗歌的宗法关系在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仔细研读郑珍的诗歌,结合前代学者对郑珍诗歌的研究成果,可知郑珍诗歌继承最多应是"诗圣"杜甫诗歌之笔法。在诗歌内容上,郑珍诗歌继承了杜诗的"诗史"精神,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了当时的历史现实,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在形式上,郑珍诗歌继承了杜诗即事明篇的技巧、浑然天成的近体诗的技巧、以议论入诗的技巧、塑造典型的技巧、"看景入细入微"的细节描写技巧、以民间口语俗语入诗和炼字炼句技巧以及独到的"点化"诗句的技巧等。  相似文献   
5.
道咸宋诗派成员程恩泽、祁寯藻、何绍基、曾国藩、郑珍、莫友芝之间,诗歌唱和与人生交往大多并不密切,有的甚至并无交往,也很难认为他们有公认的盟派宗主、共同尊宋的理论主张和相似的创作风格,因此作为一个诗歌流派的条件并不充分。近代文学史和批评史对于宋诗派的认识和论述,大多受陈衍近代诗观的影响,随着材料的不断发现和深入阅读,研究者应该放下他者的遮蔽,直面诗的世界,不断去探寻和接近文学史的真相。  相似文献   
6.
清代贵州诗人赵旭在经史、文章方面均有较高造诣,但其主要成就还是诗歌创作。其中有与友人酬唱应答之诗,也有关注民生疾苦之作,描写黔山贵水的佳作更是不少,风格清新自然,自成一家,受到"西南世儒"郑珍和莫友芝的推崇和喜爱。在当时贵州比较闭塞的条件下,一个文人能在诗歌创作中取得如此成就,实属不易。  相似文献   
7.
郑珍虽然是宋诗派的代表作家,但他本人却反对诗分唐宋,而且在其诗歌创作中也表现出对唐代诗人的学习,文章从对郑珍诗歌风格及内容的分析中探讨了郑诗与唐诗之渊源。  相似文献   
8.
《考工记·轮人》中“视其绠,欲其蚤之正也”和“六尺有六寸之轮,绠叁分寸之二”之“绠”历来有多种解读,或以为轮箄,或以为牙凿孔向外侵者,或以为牙向外偏者,或以为牙毂两凿心对望相左者,或以为辐骹不满牙者.郑珍精研考工,以“绠”为轮偏出毂凿之名,具有双重词性,其子郑知同因绘为《毂辐牙合材图》,见出“绠”之具体位置所指.今学界持装辐法、蚤入牙而不满所衬垫者、向外偏出的圆框形轮辋三种解说.在自汉迄今对“绠”的解读中,郑珍《轮舆私笺》释“绠”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当前学界的主流观点将“绠”定义为一种装置方法,欠妥.  相似文献   
9.
近代诗人郑珍,终其一生写下了九百多首诗歌,其中亲情诗约占四分之一,贯穿其诗歌创作的始终.这些抒写兄友弟恭、夫妻和睦、父慈子孝等人伦亲情的诗歌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彰显了诗人至孝的品性与责任感,是为儒家“仁爱”典范.  相似文献   
10.
郑珍为诗,濡染于其师程恩泽,而与同代诗家祁寓藻、何绍基、曾国藩俱有宗宋倾向。但论者每谓郑诗师法韩、孟,并取元、白。其实郑诗取于韩盂,要在学问与脱俗两端,接引元白而去其俚俗,亦于二者为然。郑珍在创作上并溯韩、孟、元、白,却十分切合黄庭坚诗学强调学问和力避凡俗的基本主张,正是在这一根本的方面,郑珍诗显示了与山谷诗学的深层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