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伟涛 《职业圈》2010,(3):97-98
文章就劳改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重新犯罪问题,从其犯罪的特点、犯罪类型、作案方式、家庭情况、犯罪类别,以及改造角度和所处的环境阐述了“两劳”人员重新犯罪问题。这对于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稳定社会治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犯罪心理学中,累犯行为是指已经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继续重复进行的犯罪行为.近年来,重新犯罪率逐步上升,基层法院审理的刑事案件中累犯的数量及累犯占刑事被告人的比例都在不断上升.本文主要就是分析累犯犯罪的心理原因,然后提出几点预防建议.  相似文献   
3.
开展罪犯职业技术教育,铺设罪犯刑释就业的新生之路,有利于弘扬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刑罚的深层理性价值;有利于提高罪犯技能素质和刑释后谋生就业能力,促使其完成从监狱人到社会人的顺利转变,成为守法公民和自食其力的劳动舂有利于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为犯罪分子改造为新人不计前嫌,真正实施人性化改造、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4.
博客链接http://blog.sina.com.cn/jnoc日本法务省2011年11月11日推出年度《犯罪白皮书》,一组数字表明20岁以下的少年犯从"少年院"出来以后,大约有40%的人还会重新犯罪。迄今为止,这是日本第一次调查少年犯"二进宫"的情况,而这个"零"的突破,则从侧面印证了少年犯"二进宫"问题的日益严重。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化文明监狱建设的逐步深入,冀中监狱不断探求总结对服刑人员文化技术教育的经验,逐步建立文化技术教育工作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形成"三级办学、二次分流"的教育模式.使服刑人员"刑满释放时"能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和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能,便于谋生就业,减少重新犯罪,提高罪犯改造质量.  相似文献   
6.
预防和减少罪犯与重新犯罪一直以来被社会所关注,而刑满释放后如何以良好的心态平稳地回归社会,确保社会稳定,又是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服刑人员的文化技术教育是改造罪犯的重要内容之一。辽宁省监狱警察培训中心是根据司法部、国家教委、劳动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对罪犯的文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通知”精神,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监狱局教育处的指导下开办的一所特殊领域的学历教育学校。  相似文献   
7.
姜桂金 《考试周刊》2010,(26):215-216
青少年犯罪问题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严重问题,被称为三大公害之一。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象也呈上升趋势,表现出作案成员低龄化,作案手段行为方式智能化、成人化,犯罪性质恶劣和重新犯罪比例增高等特点。据有关资料,在我国青少年犯罪已占全部刑事犯罪人数的70%,这样的案例数字确实让人触目惊心。我们应当认识到:加强青少年的道德法制教育,预防、减少青少年犯罪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相似文献   
8.
许娜娜 《科教文汇》2007,(9X):173-173
在犯罪心理学中,累犯行为是指已经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继续重复进行的犯罪行为。近年来,重新犯罪率逐步上升,基层法院审理的刑事案件中累犯的数量及累犯占刑事被告人的比例都在不断上升。本文主要就是分析累犯犯罪的心理原因,然后提出几点预防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就劳改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重新犯罪问题,从其犯罪的特点、犯罪类型、作案方式、家庭情况、犯罪类别.以及改造角度和所处的环境阐述了"两劳"人员重新犯罪问题.这对于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稳定社会治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现象已成为刑事犯罪一个重要表现.成为社会问题的致命伤口。当人民正常生活和公共安全因此产生危害的时候。不正视已不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